首页 兴安在线 “生态红利”造福人民

春花绽放迎秋实

2020-11-30 15:51 兴安日报

春花绽放迎秋实

—— 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侧记

梁子晶  杨家朋

天骏山壮丽秀美,神骏湾景色宜人;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棚户区改造旧貌换新颜;城市里车水马龙秩序井然,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花香满街……

无论是走在城市或乡村,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变化。36万各族红城儿女经过不懈努力,收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项国家荣誉,连续26年保持自治区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特别是近三年来,乌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举全市之力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如今的红城,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城市更宜居了。

高位推动  组织动员务求实效

乌市将创卫工作作为“十三五”规划、市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并纳入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评工作目标,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破解创卫难题,其他市级领导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盟直部门倾力相助,市直部门全力冲刺,累计召开推进会、部署会和书记、市长现场办公会190余次,有力保障了创卫工作高质量推进;制定印发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五年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方案,健全完善了目标管理、问题交办、联合执法、督查通报、领导包联等制度体系,为创卫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民为主”原则,将全市483个小区或单体楼分解给198个包联单位,组建248支“创城大妈”团队和2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开通“健康红城”微信公众号,设立电视、报纸宣传专栏,累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8万份,开展健康讲座2000余场,动员引导广大群众以主人翁身份融入创卫活动中,营造人人支持、共同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管并重,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一直以来,乌市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福祉为主线,在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市容市貌更加靓丽的同时,红城释放了更多民生红利。

改善城市功能品质。三年来,在盟市共建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47亿元,实施重点工程203项,城市“里子”和“面子”全面提档升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实施畅通工程,投资20亿元,实施红船路、环城南路立交桥等34个新续建项目,完成爱国路、复兴街等7条、22万平方米街路罩面改造工程,新改建背街小巷、临街路面36条、45万平方米,畅通红城提档增速。实施宜居工程,投资17亿元,实施爱国一小、铁西吉庆等棚改项目12个,完成棚户区改造3081户、42.6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3个,宜居红城惠及民生。实施绿化工程,投资4亿元,实施城市出入口、公园、街路等6大类、34项建设项目,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93%、13.85平方米,生态红城绿意盎然。实施秀水工程,投资5亿元,开展归流河东岸、洮儿河生态治理,“两河”周边新增绿化景观带39.3万平方米,幸福红城更加宜人。实施净化工程,投资1亿元,采购各类环卫设备317台,建成区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美丽红城更加整洁。

提高城乡管理水平。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美丽乡村治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城乡面貌换“新颜”。全面开展规范整顿广告牌匾和机动车乱停乱占、静态车辆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十乱”整治力度,持续拆除违法建筑,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2.8万个,城市管理正逐步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从突击整治向常态高效管理转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农村三年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厕所革命”,创建国家级卫生镇1个、区级卫生镇4个、区级卫生嘎查村52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经过不懈努力,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5.51%;城区无烟草广告;城市辖区内近三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现在的红城,正在向“卫生环境干净整洁、生态环境宜居宜游、生活环境舒心舒适、人文环境和谐文明”的高品质卫生城市不断迈进。

编辑:张昕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