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绿下生金”有门路

2020-11-27 10:05 兴安日报

“绿下生金”有门路

——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旗实践

周新育

绿色是科右中旗发展的底色和招牌,生态是科右中旗最大的潜力和优势。近日,科右中旗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科右中旗对生态重要作用的最好阐释。近年来,科右中旗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思路举措,勇于先行先试,以“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为主线,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竞争力,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沙海变绿洲  增绿又增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右中旗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举全旗之力开展“禁牧、禁垦、禁伐”工作,进行复绿补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6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64%,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蚂蚁森林”防沙治沙项目落户科右中旗,总投资1890.785万元。项目计划造林2.85万亩,共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和3个国有林场。共栽植柠条苗木222万株、面积2万亩,沙棘苗木71.4万株、面积8500亩。柠条平均成活率92%,沙棘平均成活率88%。

科右中旗实施的“蚂蚁森林”项目,让科学治沙为科右中旗筑起绿色生态屏障。与此同时,在提高全旗环保意识、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上,雇用当地农牧民7800人次,调动了广大群众投身改善沙区生态的积极性,将该项目与脱贫攻坚战略相结合,探索出保生态、促增收的双赢模式,推进生态建设由生态效益主导型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型转变。

昔日盐碱地  如今米粮川

过去,科右中旗的盐碱化土地面积高达99.08万亩,盐碱化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农牧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但现在,这片荒地竟然长满了“海水稻”,在秋风中荡起金色的波浪。2018年,兴安盟成立了“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科右中旗巴彦塔拉嘎查设置盐碱地综合利用基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丰产栽培研究、耐盐碱经济作物试种等试验。

9月27日,2020年·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测产验收暨现场观摩会上传来好消息,经测产评估,在科右中旗种植的耐盐碱水稻亩产再破千斤,平均亩产稻谷达533.95公斤。

科右中旗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开发和积累盐碱地改良技术,探索盐碱地改良与脱贫攻坚的共赢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科右中旗农产品品牌,实现盐碱地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及修复与农民增产增收协同发展。

牧业有增效  生态可富民

科右中旗作为兴安盟唯一的牧业旗,却曾经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只见牛羊不见草。近年来,科右中旗为提高农牧业供给质量,全力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地制定畜牧业发展战略。针对南部生态较脆弱区域,坚持“减羊增牛”策略,推进优质肉牛舍饲育肥;针对中部农牧交错地区,推广肉牛及肉羊改良育肥产业;针对北部水土资源较好的地区,坚持“稳羊增牛”方针,推进劣畜换优畜,在保持肉羊养殖优势的基础上,扩大牛养殖产业。

在“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科右中旗采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等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保护环境。同时,大力推行舍饲圈养,通过黄贮补贴、粮改饲、基础设施建设等补贴政策,引入企业发展秸秆饲料,让无数人头疼的秸秆被中旗人“变废为宝”。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生产格局,同时扩大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有效缓解了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量的牛粪又可用于还田,增加了种粮农民收益。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科右中旗举社会各界之力一路逐绿前行,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绿色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饭碗”,成为促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编辑:张昕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