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突泉县

山水宝石 春州福地

2020-10-30 17:26 兴安日报

1

3

2

韩雨格

在云雾缭绕的老头山下,在奔流不息的蛟流河畔,突泉县宝石镇犹如一个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富饶美丽的春州大地,闻名兴安。

宝石,因一个神秘的传说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两条蛟龙钻地而出将大海钻出了两个窟窿,海水侵毁了良田、淹没了村庄,一个叫大山的孤儿经过与蛟龙的殊死搏斗,最后成功战胜蛟龙、堵上海眼,蛟龙仓皇逃走化成的水流成了如今的蛟流河,那堵上海眼的石头就是宝石。如今,宝石稳稳坐落于双城水库的水中央,库水时涨时落,宝石时隐时现,愈发加浓了宝石的神秘色彩。

宝石镇秀美迷人的风光、淳朴善良的民风,以及辽金时代的双城遗址、金界壕等悠久的历史遗迹,吸引了无数兴安人慕名而来。今时今日的宝石镇,紧密团结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高擎组织振兴的旗帜,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在草树青翠、虫鸣迭起间“牛蹄”奋起,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六山六水看兴安”采访组一行在宝石镇处处能看到产业兴旺、生态秀美、组织有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不禁为山水宝石、春州福地喝彩。

“牛”劲十足产业兴

春风化雨牛蹄疾,产业兴旺拓富路。近年来,宝石镇积极响应盟委“两袋米两头牛,风风火火搞旅游”以及突泉县委打造“金玉米雪花牛百万亩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的号召,因地制宜发展牛产业,牵住“牛鼻子”,引领全镇从养牛大镇向养牛强镇转变。

2017年以来,宝石镇肉牛产业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2020年牧业年度牛存栏11826头,人均牛占有头数1.04头,良种率达到81%,成功实现“人均一头牛,吃穿不用愁”的目标。不仅如此,宝石镇人均4头牛以上的村有2个,人均3头牛以上的村2个,人均1头牛以上的村4个,宝石镇种养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牛产业新业态基本成型,牛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宝石镇宝兴村曾经产业发展薄弱,村民们大多过着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日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产业发展动力更无处提起。自从宝兴村党支部副书记、碧鑫养殖合作社法人何长海带头养牛做示范后,在宝兴村掀起了养牛致富的热潮。

天刚蒙蒙亮,何长海就急匆匆地从家赶到牛舍。只见他麻利地从草料房抱起一捆草料径直走向牛舍,牛儿们仿佛捕捉到了“吃饭的信号”,一个个地竞相抻脖朝着何长海“哞哞”地叫着,似乎在欢迎着他的到来。“每天不来看上一眼我就不放心,等晚上下班我还得来转一圈。”何长海笑着对记者说。

在何长海的精心管理下,碧鑫养殖合作社在短短的两年间,从39头安格斯牛发展到现在的81头,各个膘肥体壮、毛色黑亮、叫声洪亮。看着如今合作社蓬勃发展的牛产业,何长海笑着回忆:“过去老百姓担心,不敢养牛,在咱们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老百姓受益的模式影响下,我们村里现在‘牛’劲十足。”

2018年,何长海利用京蒙帮扶资金和扶贫资金共70万元,在村集体的育肥场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宝兴村碧鑫养殖合作社发展牛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创收8.6万元,累计带动5户、10人养牛。不少村民瞧见合作社成员养牛见了效益,也积极踊跃投身到养牛致富的队伍中,村民张凤华就是其中一位。

“何书记养牛可像样了,那牛个个壮实。跟着何书记养牛指定能赚钱!”张凤华咯咯地笑着说。就这样,宝兴村在何长海的带动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使全村的牛产业风生水起,牛的数量从50头扩大到现在的560头。

同时,何长海的合作社还积极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仅优先雇佣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还优先收购贫困户家的玉米、秸秆。合作社的工人胡立生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曾经因母亲患病,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这个汉子“喘不过气”,被迫顶着贫困户的“穷帽儿”对付着生计。自从胡立生到合作社务工后,村里的人提起他都赞不绝口。“他一年不算养牛的收益,就能赚五六万元。”“他现在在合作社干得可起劲了。”“脱贫后,他现在精神面貌老好了。”

当记者见到胡立生时,他正穿行在牛舍里给牛喂料、添水,忙得火热,劲头十足,这就是牛产业改变贫困户的一个缩影。

宝石镇牛产业发展中,党员抓示范、资金抓整合、畜种抓调换、品种抓更新、大户抓引领、散户抓覆盖、保障抓服务的“七抓”,使宝石镇从养牛大镇迈向养牛强镇的步伐稳健有力。

党群连心暖民心

“过去办事得跑好几趟,现在一趟就办齐了,这一站式服务太省事了。”刚刚办完大学生贫困证明的宝石镇宝石社区居民郎玉明,手里拿着办好的证明,对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高效便民的服务,让宝石镇的居民“有啥事都来这,办事心里有底儿”,给了群众满满的踏实感。

近年来,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基层党建提升年”,突出“党建阵地、服务平台、活动中心、基层治理、信息枢纽”五大功能,打造了1000平方米的开放式、多功能、专业化的党群综合服务平台,建有1个镇级、16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N个领域纵向全覆盖、横向全贯通的“1+16+N”党群服务矩阵,让“活动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让村民实现了办小事不出村,办大事不出镇。

如今的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一站式为民服务亲民、便民。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了17个单位职能职责,设置了14个职能窗口,梳理确定帮办代办、民政救助、文明实践等工作职能,划分清晰的职能窗口和工作职能,让群众来此能够快速找到办理事项的窗口。办大学生贫困证明的郎玉明这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办户口、合作医疗来过好几次,摸得“门儿清”。

“不知道去哪个窗口,需要哪些手续咋办?”

“那不还有他们呢吗。”郎玉明说完,目光转向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咯咯地笑起来。在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进门处,设有帮办代办的牌子,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此值班,帮助部分群众帮办、代办业务。“有的群众到这不知道怎么办业务,或者腿脚不方便,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主动询问他们的诉求,然后帮助他们办理业务。”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佳说。

同时,为更好地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管理细则和13项规章制度,大大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群众诉求落地有声。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还制定了窗口满意度调查问卷,将小程序的二维码摆放在每个窗口前,及时倾听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建议。这次体验到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服务的郎玉明也没闲着,还没等业务办完,就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填上了一份满意的问卷。

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凭借着优质的便民服务和服务态度,赢得了宝石镇群众的青睐,这得益于“四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变“分散点”为“连心网”,实现力量最大化,一站式“零距离”“心贴心”的便民助民服务,让传统的办公阵地成为党员群众办理政策咨询、享受服务的“娘家”;第二个转变是变“指定式”为“菜单式”,提升群众幸福感,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为党员群众提供教育培训、观影讲座、党性教育、体育健身等多项服务;第三个转变是变“管理者”为“服务者”,面对面交流沟通,实现党建资源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第四个转变是变“我接受”为“我愿意”,服务群众是目的,让窗口工作人员心中时刻有民,将为人民服务宗旨贯穿服务始终。

从老旧的便民服务大厅到如今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提升的背后,是便民服务下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成功转变。下一步,宝石镇党群服务中心将着力打造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实现党建资源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有力推动中心多元化、黏性化、常态化服务党员群众。

生态振兴家乡美

依山傍水的宝石镇宝城村,因山的环抱兴盛美丽、灵动可爱,也因山的环抱雨季时饱受山洪的困扰。今年,听说宝石镇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了宝城村水土保持项目。

据了解,宝城村水土保持项目总投资900万元,通过林草措施种植樟子松、杨树、小苹果树等共2943亩、种植柠条1297亩;修建网围栏14.8千米,封育面积24057亩,浆砌护砌河道750延长米,修建铅丝铁笼229座;建过水路面2处,水源工程4处,标志碑1座,土料场整治2处,修整生产道路7.49公里。对山洪沟进行有效治理,修复了生态、解决了当地水患问题,绿染旧时的荒山秃岭。

当记者登上宝城村实施水土保持项目的山头极目远眺,远处青山如黛、万木争荣,近处一棵棵樟子松、杨树、榆树、小苹果树亭亭玉立、茁壮成长,一派生机。不仅山坡上栽满了树,从前雨季最大祸患的山洪沟里谷坊错落有致,浆砌平直。环境美了,水患没了,受益最大的宝城村百姓竞相上山看一看、瞧一瞧,感受家乡的生态变化。

宝城村妇联主任王晶望着如今绿野流芳的家乡,感慨地说:“这么大面积的树木不仅四季都漂亮,还让我们在雨天不用再担惊受怕了,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从前,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王晶等村干部都是悬着一颗心、捏着一把冷汗,生怕这雨下大了,冲到村里。“一下大雨,哪怕半夜12点,村干部吓得都到户,把山洪沟两侧的居民全转移。那几年,老百姓家墙都冲倒了,屋子里都进水。顺着水你就看吧,猪槽子、大石头、水桶都跟着下来了。”王晶回忆起过去,仍心有余悸。

如今,不仅宝城村生态美了,那900亩果树经济林也为村集体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希望,再过3年那900亩的小苹果树就将进入盛果期,将成为宝城村集体经济的“摇钱树”。而宝范村、宝利村各投资10万元建设的森林村庄项目,让绿色成为乡村最靓丽的底色。行走在今日的宝范村、宝利村,你能看到樟子松、云杉、垂榆树、小苹果树等错落有致地排列,绿意时刻环绕着村子,美丽生态如诗如画。

让宝城村、宝利村、宝范村生态美起来的正是宝石镇民生实事项目。宝石镇通过创新“三段六步法”,分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三个阶段,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六个步骤,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让项目落地“开花结果”见实效。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推行实现了党委要干什么群众参与、政府怎么干群众监督、项目干啥样群众评估,让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服务更科学务实,让项目的实施能够惠民利民,同时也让人大代表的履职平台更加宽泛,选民更加认可,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所愿所盼所思所想。

与此同时,宝石镇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宝石镇通过构建垃圾分类治理“三三三”格局,即实施“三管”厘清职责、“三包”分级管理、“三建”目标明确,将垃圾分类治理与积分争星、环境卫生整治、农民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紧密结合,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宝城村作为宝石镇垃圾分类治理的示范村,自今年4月正式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在每周一、三、五垃圾收集车来了,大喇叭一喊,村民们都赶紧去倒垃圾桶,可燃的、不可燃的分得明明白白。”王晶高兴地说。宝城村自2016年开展积分争星活动后,村民对垃圾的重视蔚然成风,村民家院里院外都没有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

宝城村在宣传垃圾分类治理上妙招不断,农业夜校讲、新媒体线上宣传、发动群众现场筒前学、选拔“筒嫂”,让垃圾分类的政策入脑入心,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早些年农忙的时候,墙根底下蹲着老头老太太都在唠嗑,现在他们有时间都在家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现在要是让他们看见村里有垃圾乱倒现象就会吼一嗓子去制止。”宝石镇人大主席刘玉良笑着说着变化。

秋日的宝石,层林尽染、碧波荡漾,信步于间,处处律动着灵动的气息,一山一水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最美的乡村画卷。

编辑:张昕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