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八仙女”在武汉

发表时间:2020-02-18 11:12来源:兴安日报

兴安日报记者  格格  萨其茹拉  腾淼鑫

武汉封城近一个月了,而此时此刻,正有一群“逆行者”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身躯,用自己的平生所学,为身后的亿万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

她们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在家是父母宠爱的女儿,也是妻子、母亲,可是在武汉人民和患者的心里,他们更是从天而降的仙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她们和“战友”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决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战士的家国情怀和人间大爱。

2月4日上午,由我盟8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兴安盟赴湖北省支援团队光荣出征,来到距离兴安盟2400多公里外的疫情一线。一下飞机,入目的是所有店铺都禁闭门厅,入耳的只有医疗队沙沙的脚步声,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她们体会到了所谓“逆行者”的深刻含义。

转眼间,出征武汉的她们已经在疫情最前线江汉方舱医院工作近半个月了,她们在武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兴安盟人的心。记者在复杂的情绪里,记下了闪闪发亮的她们。

“请领导们放心,请同事们放心,我一定会带好这支队伍,也一定会带着她们凯旋。”

——兴安盟人民医院  刘卓

刘卓是本次医疗队队长,有着23年护理经验的她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作为领队,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了解队员们的工作履历。刘卓坚定地说,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团队。她对家人的叮嘱仅仅是要家人照顾好自己,不要让她分心。但在去机场的路上,刘卓还是拿出手机打开相册反复翻看全家福……

“我们现在就是战士,就要冲到一线。这个时候不允许我们退缩,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援鄂护理尖刀队,就像尖刀一样,一往无前!”

——突泉县人民医院 刘妍

由于临行匆忙,刘妍在出发前都没能回家看看父母和孩子。

“亲爱的家人们,我已经顺利抵达武汉开始开展工作,请家乡人民放心,我会加油!”刘妍通过视频向家乡人民报平安。因为一旦穿上防护服,既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所以上岗前都是自觉少喝水少吃饭,每天交接班回到住处后,都需要用56度的水冲澡消毒,在身体耐受的最大程度下冲半个小时,在消过毒后才能吃饭。

在刘妍的空档时间,家人与刘妍视频聊了一会儿。刘妍的丈夫还在值班,家中只有公婆和女儿。“刘妍你吃饭了吗?谁给你送饭呢?那边环境怎么样?”婆婆激动地流着泪说。提起匆忙的出发,婆婆又气又心疼,一方面对儿媳妇的博大情怀感到欣慰,一方面又对刘妍的安全担心。眼圈一直泛红的公公说:“我们是很担心,但是遇到这种事儿,她的业务又对口,国家需要咋能不上!”四岁的女儿韩晴不知道武汉在哪,她只期待着妈妈早日回家!

“能够成为全盟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一,我深知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难,逆行而上。”

——科右前旗人民医院  于鹤

当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接到需要派出一名护士随自治区医疗队支援湖北后,院领导向护理人员征求意见,自愿报名支援湖北。于鹤没有半点犹豫,“国有难、我必援”,这是于鹤的态度。当她第一时间电话告诉丈夫丁祥龙自己要支援武汉的时候,手机的对面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去吧,家里有我。”简短的一句话是丈夫丁祥龙的支持和等待。在到达武汉上岗后,于鹤经常是失联状态,于鹤解释说,为了降低染病风险,医护人员的手机都是在专柜放置的,每天护理患者都要细上加“细”,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生怕哪里出现差错。

科右前旗旗长连线于鹤,代表前旗40万各族人民为她点赞慰问:“前旗人民都在惦记着你,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希望你能埋头苦干,勤勉工作,同时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于鹤回信说,她在前线一切都好,会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当中,不辱使命,保护好自己,顺利完成这次疫情任务。

于鹤的女儿丁然,写下“妈妈”两个字,便抿起嘴巴红了眼圈,擦干眼泪后,懂事的她对着镜头说:“妈妈你辛苦了,我希望你早点回来,我想你了!”今年丁然的生日,没有妈妈陪她一起吹蜡烛、吃蛋糕,但她的生日愿望一定是期盼妈妈平安归来。

“真的很想家,很想念亲人和昔日作战的同事们。但我在这里不是孤军奋战,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珍惜的过程。”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邱海静

1992年出生的邱海静,在平时几乎每天都会和妈妈电话联系,但是出征前她却谎称要培训,让家里等她单线联系。直到飞机落地武汉,邱海静看到自己出征的新闻报道后,才给妈妈拨通了电话,她向妈妈承诺:“请妈妈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邱海静在连线的视频里介绍了她们在方舱的工作情况,内蒙古团队都是分批次上班,每个班次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是为了在到达工作地点进行自我防护的准备工作,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领取防护物资,每个人限领一套,如有损坏,便不能入舱工作,进舱前都不会吃太多的东西,不会喝一口水,避免去卫生间。邱海静虽然很想家,但已经适应了工作状态。她在视频里说:“请家乡人民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好工作!”  

“早上5点钟左右,已经有患者开始起床洗漱了。有一个患者上前对我们说:‘辛苦了。’这个难熬的夜班因为这样一句问候变得温暖起来。”

——阿尔山市人民医院  赵晓敏

2月4日,从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到出发不到4个小时,赵晓敏匆忙回家取完日用品,她只能打电话再一次叮嘱四岁的儿子,“在家要听爸爸的话,乖乖吃饭。”孩子似懂非懂,以为妈妈又是像平常加班一样,毕竟妈妈加班是极其寻常的事,但是截至今天,孩子已经10多天没见到妈妈了。

在进入江汉方舱医院的第二天,虽然明显比第一天更加适应和充分熟练防护准备工作,但因为长时间戴护目镜,赵晓敏出现了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等状况。虽然每天工作很累,但是赵晓敏利用休息时间坚持更新朋友圈,让家人、朋友和同事们看到她的动态,给大家报平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首先保护好身体,才能为患者更好地服务。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我们一定能赢!”

——兴安盟蒙医院 包根兄

每天包根兄需要照顾20名患者,安抚患者的情绪、随时巡视换药、发放配餐等都是每天需要重复完成的工作。方舱医院实行“六小时工作制”,按照防护流程,穿脱防护服、隔离衣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一天有八小时是在医院度过。

第一天上岗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包根兄发现患者情绪十分焦躁,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有的患者甚至往她身上吐口水,有的把吐痰纸随地扔。包根兄只是默默地一一捡起统一处理,并耐心告诉患者只要配合治疗,病情就能缓解。

通过每天的细致照顾与用心交流,患者情绪慢慢平稳下来,还为她竖起大拇指点赞。

“我不是什么英雄和勇者,我只不过有幸能够亲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罢了。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刻,我义不容辞,愿做勇敢的逆行者,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科右中旗人民医院 黄乌云高娃

微信群中一个“征集护理人员赴湖北武汉参加救治工作”的通知响起,黄乌云高娃第一个回复“我报名参加!”并立即到医院护理部再次请缨,“我从事内科工作10年,护理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防控知识和技能,也具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孩子和家里都已安排好,我去最合适!”可实际上,所谓的孩子和家里都已安排好,是承诺回来后给四岁的儿子带礼物和丈夫的一句“儿子和我等你回来”。

“感谢家人、领导、朋友对我的关心,不发朋友圈不代表我不想你们,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

——扎赉特旗人民医院 李春波

“在疫情关键时刻,国家需要很多医务人员去支援武汉,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觉得义不容辞,在思想上我早都做好准备了。”李春波目光坚定地说,“家人们,等我回来!”

得知李春波即将启程,同事们都赶来为她送行,虽然行李已经装满了,他们还是千方百计地试图给她拿更多的物资,希望能为她多增添一份保障。

正月十五,李春波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个动态,身在武汉的她想念家乡、想念家人,在李春波的心里,家乡就是她的后盾。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竭力把最坚强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尽管她们心底也有担忧和害怕,尽管她们的心里萦绕着万千柔情,但她们此刻用坚定而自信的姿态坚守在抗疫一线。在疫情一线的她们大概不能吃上一顿热乎饭,因为病人来了,就要放下一切去救治;她们大概睡不上一个囫囵觉,因为要时刻警惕患者病情……陌生的环境、危险的工作氛围、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但是为了让亲人朋友能早日摘下口罩自由呼吸,她们在坚持。

听说,武汉下雪了,有你们在,武汉不孤单,武汉人民也不会觉得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支援武汉的你们一定要加油!

编辑:张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