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进百姓心里的“小书记”

发表时间:2019-12-26 10:32来源:兴安日报

腾淼鑫

说到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年龄稍长一些、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人。而在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旗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竟是个研究生刚毕业半年的27岁的赤峰姑娘。

12月18日清早,记者与姜函相约,一同去她工作的红旗村看看。因与姜函从未谋面,所以在路口等她时也不知她从哪个方向来。随着两声短促而响亮的喇叭声,记者看到马路对面一辆汽车旁正用力地挥着手打招呼的小女生,远远望去,便让人记住了她脸上大大的笑容。

在前往红旗村的路上,出于好奇记者总是不由自主的偷偷打量她,不小心眼神对接,性格开朗的姜函便打开了话匣子,主动聊起了她的驻村生活。

姜函是2018年9月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居力很镇的,一开始是负责镇里的人事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居力很镇党委、政府领导便研究意向让她去担任红旗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姜函告诉记者,自己接到通知的时候,也属实诧异了一下,她不怕吃苦,但是怕挑不起这担子。然而从接到通知到决定尝试再到启程出发,她只用了一上午时间。姜函清晰地记得,来到红旗村第一天的场景,急性子的她独自一人开着GPS导航就从镇里出发了,还被导进了“无名路”的死胡同里,最后还是边走边打听才找到了红旗村。

来到村部,姜函向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介绍自己以后,明显感受到大家对这个陌生小姑娘到来的惊讶。“怎么来了个小孩,第一书记她能干好吗?”“这小丫头还没自家娃娃大,能干啥事!”……但是,这一切的怀疑和顾虑都在姜函随后所做的驻村工作中彻底消除了。

“小书记”人小本事大

姜函说,驻村第一书记听起来很神圣,可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为当地百姓做些什么。于是,初来乍到、毫无经验的她,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先是向村“两委”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向驻村工作队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各项扶贫工作;向领导和其他乡镇的驻村第一书记请教工作经验和方法。通通牢记于心后,姜函便开始了从早到晚的入户,和贫困户唠家常、坐炕头、下园子,询问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状况、健康状况、就学就业状况,分析他们的致贫原因。她也不再相信GPS,自己在笔记本上画路线图标记每家的位置。说起入户,她哈哈大笑:“不光是村民们对我熟悉了起来,看家护院的狗也对我放松了警惕,抬眼看到是我都懒得汪一声。”   

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姜函对全村的贫困户有了了解,贫困户也全都熟知了这个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并亲切地喊她为“小书记”。她对每一个贫困户家庭情况都记得滚瓜烂熟,村民的问题和建议也都存放在她手机的备忘录里和心里,最突出的就是红旗村上关屯百姓想修路。

上关屯与兴隆村之间有一条1.5公里的村屯路,路两边是农田,每年的春耕和秋收都在这条路上运输,坑坑洼洼的土路每年都需要反复填坑,但是一遇到雨水就功亏一篑变得泥泞不堪,村里早就想硬化了,但因资源有限迟迟修不上。姜函得知后,就冒出了个大胆的想法:直接去盟交通运输局沟通协商。和镇里领导商量后,姜函带领村书记和村主任三人来到了盟交通运输局,详细地介绍了这条路的情况以及作用价值,没过几天,盟、旗交通运输局的领导真的来到了红旗村,对这条村屯路实地考察后,便真的大张旗鼓地修起路来。好多村民走在溜光锃亮的水泥路上,直说心都敞亮了,便越发觉得这个“小书记”来得好。  

也正是因为对村屯路考察的机会,盟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了红旗村现状,将红旗村作为安装ETC第一个村级试点,并将此模式在整个自治区推广。

“小书记”驻村的苦与乐

驻村最大的乐趣是为百姓做些什么,最大的委屈是不被理解的酸楚。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压力大的时候姜函也很想哭,总是跟家里通电话聊聊村里发生的趣事和工作进展,来排解自己的压力。每次回镇里开会,同事都说她好像老了好几岁,姜函无奈地说:“压力一大就失眠,然后就爆痘,可不就显得沧桑了嘛。”将近一年的时间,姜函都没有回过家,十一国庆节时本以为可以回家看一看,但没想到驻村第一书记不但没有周末,法定假日也没有,好几次外出培训路过赤峰,也只能是路过。

虽然身在他乡,但红旗村却让姜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姜函说,在12月初红旗村迎接自治区第三方对脱贫攻坚复审的时候,半夜12点,70岁的党支部书记刘振喜还陪着她们啃面包等通知,大家多次劝老书记回家未果。“如果我不是村书记,八抬大轿抬我都不来,但我是,就得陪着你们!”村书记刘振喜虎着脸说完,大家焦灼的心瞬间就踏实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红旗村通过了旗里的初审、盟里的复审和自治区第三方对脱贫攻坚复审。姜函说,她很幸运,因为红旗村的底子好、村风正,家家都比着赛着过日子,她没为村民做什么,只是腿脚勤快些。   

透过姜函,记者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像姜函一样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像温度计一样感知群众冷暖,像百科全书一样知晓发展“答案”,因地制宜用好各类扶贫政策和帮扶资源,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真正让广大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他们用吃苦精神酿出了蜜一样甜的回报。

编辑:王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