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区内新闻

倾听蒙古马走向世界的足音

2019-12-02 10:47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隆隆冬日,内蒙古大地,朔风凛冽,万马奔腾。11月29日,2019世界马文化论坛在呼和浩特盛大启幕,来自30多个国家马业权威机构的行业领袖及授权代表和中国马业界翘楚与精英们齐聚祖国正北方,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内蒙古。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马业大区,养马历史悠久,马文化底蕴深厚,马产业前景广阔。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对我区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犹如嘹亮的号角,吹响了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集结号。

在今年的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上,内蒙古广发英雄帖,成为爱马人士的“会客厅”。“客人们”在呼和浩特看到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内蒙古赛马场,欣赏到生态良好的城中万亩草原呼和塔拉以及具备国际赛马标准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很显然,呼和浩特市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举办马文化博览会、高标准论坛、赛马、马术等大型活动的基础条件。

2019世界马文化论坛选择了内蒙古。论坛上,将围绕尊重马文化多样性、蒙古马精神的世界意义、马文旅之融合发展和现代科技与马产业四个议题进行,人们将以马为纽带,对话历史、对话文明、对话未来、对话世界,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

内蒙古是世界公认的现代马品种发源地,拥有蒙古马、鄂伦春马、阿巴嘎黑马、锡尼河马等地方马品种。我区还培育了三河马、锡林郭勒马、科尔沁马,是全国马品种培育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又先后引进纯血马、汗血马、阿拉伯马、温血马、矮马、花马、重挽马等品种,全区马存栏数量居全国首位。

目前,内蒙古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各项政策助推我区基本形成集育马、养马、驯马和赛马产业链条的形成。以蒙古马为元素的多元文化体育旅游休闲项目在内蒙古风生水起。内蒙古国际马术节、通辽市“8·18”哲里木赛马节、莱德马业国际赛马文化旅游活动周、中国速度赛马大奖赛(呼和浩特站)以及遍布草原牧区的各种规模的“那达慕”赛马等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和特色休闲运动项目每年举办600多场次。

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哈流图嘎查牧民朝格吉勒图是远近闻名的养马达人。2018年,朝格吉勒图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仅销售酸马奶一项便带来13万元收入。“乌珠穆沁白马耐寒耐旱耐力好,马奶也值钱,白马真可谓浑身是宝啊!”朝格吉勒图谈起养马的收入喜上眉梢。

“马背”经济正在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马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拉动效应,像朝格吉勒图这样的牧民,是我区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基础力量,占全区畜牧业生产总量的70%-80%。目前,全区拥有马业企业(合作社)130多家。

自治区依托科技提升马产业科学化发展:

——设立了全国第一个“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试验站”、组建了“内蒙古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成立了“内蒙古马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团队、建立了马奶利用研究产业化基地。

——承担了国家“马驴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中“良种马繁育体系的建立”等课题研究,良种马育种技术体系、轻型马饲养管理技术、运动马驯养技术、马疾病临床医诊疗技术等育马技术日渐成熟。

近几年,自治区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治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现代马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内蒙古以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洼地”打造“产业高地”。

内蒙古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了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建成了科右中旗莱德马业、太仆寺旗御马苑、呼和浩特蒙骏马业、阿拉坦都热等规模较大的马业基地。除此,自治区还建立了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博王府马术基地、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图什业图马术基地、二连浩特市策格文化风情园马术基地等三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马业示范基地。鄂尔多斯市成立了邦成马术俱乐部。

马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马文化源远流长。草原自古孕育骏马,蒙古马精神是草原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举办世界马文化论坛,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马,倾听中国马文化故事。内蒙古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推动蒙古马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力争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国内马竞技体育赛事首选举办地、马旅游休闲娱乐基地和中国马文化的示范区,使蒙古马成为内蒙古又一张靓丽名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丹)

编辑:杨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