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科右中旗

吃生态饭 做牛文章 念文旅经

2019-11-13 14:19 兴安日报

原标题:吃生态饭  做牛文章  念文旅经

——科右中旗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准脱贫新路子

包慧慧

科右中旗在短短的几年间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8年,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8465户、22305人,减至553户、144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2016年开始,沙地面积逐年缩小,已由611万亩减少到70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6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64%;2018年,科右中旗接待旅游人数118万人次,增长33%,实现旅游收入7亿元以上,增长38%。数据是枯燥的,但最具说服力。

“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落实举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科右中旗委书记白云海介绍,中宣部在定点帮扶科右中旗时,立足中旗实际,帮助引进影视公司、肉牛龙头企业、知名电商平台,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动文旅和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科右中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扭住“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战略定位,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旗之本,把肉牛产业作为农牧业主导产业,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挖掘优势、夯实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

吃生态饭:让贫困群众遍尝“生态扶贫”新成果

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制约科右中旗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挖掉这一贫困的“穷根子”,2018年,在中宣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蚂蚁森林”防沙治沙项目落户科右中旗,项目覆盖7个苏木镇和3个国有林场,共完成柠条、沙棘栽植面积2.85万亩;中宣部机关捐款100万元,在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栽植沙棘苗木1500亩、7万株,成活率均达92%以上,科学的治沙之路为科右中旗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在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一排排“鱼鳞坑”鳞次栉比,一片片沙棘、锦鸡儿迎风挺立,当地“一夜之间,沙堆齐梁,牛犊上房”的过去成为回忆,换来的是百姓丰收满仓和羊肥牛壮的满满幸福感。

如何同时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科右中旗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全力推进以禁牧、禁垦、禁伐为主的“三禁”工作,通过舍饲圈养、草原围栏、规模经营、品种改良,大力建设人工草地和饲料基地,不断优化畜牧业结构,缓解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在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韩军也带着农牧民,让1350亩撂荒多年的盐碱地里飘出了阵阵“稻香”。盐碱荒滩上“崛起”的水稻小镇,为这里的老百姓,乃至为我国同等条件下的盐碱地的水稻种植带来了希望。

盐碱地变良田的探索,为科右中旗铺展出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今年,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巴彦塔拉嘎查种植的耐盐碱地水稻喜获成功,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水稻均亩产达508.8公斤,可谓“成果非凡”。

在“吃生态饭”的战略定位指引下,科右中旗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生态扶贫”之路,“不毛之地”变成“绿洲银行”的成功探索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做牛文章:让“牛”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支点

代钦塔拉苏木茫来嘎查的额尔敦宝力高和老伴儿白莲花一改30年养羊的传统,把家中的600多只羊全都卖掉,换了60头牛回来,“养牛可轻松多了,劳动强度没有养羊大。过去雇羊倌一年5.5万元的费用,草料每年也得5万多元,现在这些钱都省下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从“减羊增牛”的变革中尝到转变养殖方式的甜头。

在科右中旗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肉牛育肥基地内,“哞哞”的牛叫声响彻牛场,2604头肉牛被圈养在标准牛栏里,耳朵上都挂着号牌,身穿白大褂的兽医和饲养员忙碌于各棚舍之间,忙着添食、防疫检查、清洁卫生……

作为牧业旗,科右中旗的育肥牛养殖并不是新鲜事,但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偏低,缺少拉动型企业和配套产业成为制约“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18年,中宣部协调引进山东省阳信鸿安集团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和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2家国内知名肉牛龙头企业,帮助该旗打造肉牛养殖深加工产业链,同时在技术指导、科技培训、带动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全旗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禁牧之下,如何探索出一条让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发展之道?紧紧扭住“做牛文章”的战略定位,实施“减羊增牛”总体思路成为科右中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该旗制定了肉牛产业种养加一体化项目规划,争取3年内实现年交易量达100万头目标,让农牧民所养的肉牛实现本地销售,增加农牧民养殖效益。

念文旅经:让“文旅融合”成为脱贫产业新动能

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的王金莲,2017年开始学习刺绣,去年,仅靠刺绣就挣了7000多元。她不仅自己增加了收入,还帮助妇女们拉订单、送针线,耐心细致地指导前来向她请教的妇女。提起她亲手指导过的100余名学员,王金莲脸上挂满了自豪感。

2016年以来,以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扶贫车间为平台,在全旗173个嘎查培训农牧民1万余人,带动2.1万余名妇女参与到刺绣产业中来。仅2019年,就已实现1000万元的产销收入。

沉淀着深厚文化记忆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作为旅游工艺品,走进各大景区成为最热卖点。这一“可带走”的蒙古族文化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7月19日,中旗举行了万人刺绣培训大会,10573名绣娘创造“规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技艺展演”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不仅如此,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还登台巴黎、亮相深圳,向世界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从成都市开车来到科右中旗,第一感觉就是眼前一亮,今年的五角枫简直美爆了。”来科右中旗五角枫景区参观的游客宋先生感慨地说。

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双宝介绍,今年各大景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仅1月至11月,接待游客已达12万人次。景区井喷式人流的背后是文旅融合产生的“1+1>2”的效果。

科右中旗具有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双重资源、双重优势,为促进文旅融合,在中宣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科右中旗影视外景基地”在图什业图亲王府景区正式挂牌,让科右中旗影视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电视连续剧《枫叶红了》和电影《奔腾岁月》的取景拍摄,让当地旅游发展实现了“诗和远方”的高度统一;编制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巨幕影厅、摄制播出形象宣传片等项目的落实,有效整合图什业图王府、五角枫、翰嘎利湖、莱德赛马场等旅游景点,大大提升了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疏林草原、枫情马镇”地域品牌形象得到强化。      

编辑:张金磊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