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民生在线

就业扶贫铺就脱贫致富路

2019-03-11 10:26 兴安日报

原标题:就业扶贫铺就脱贫致富路

——乌市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侧记

梁子晶   陈军

就业转移输出、技能培训提升、自主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精准对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综合扶贫保障体系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铺就脱贫路。截至2018年末,乌兰浩特市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9433元,同比增长21%。

“3+3”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贫困户

“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是全市开展脱贫攻坚、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乌市就业局企业股股长要斯图介绍。为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一个不漏地纳入到帮扶范围内,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乌市积极采取三个精准加三个确保的“3+3”扶贫工作模式,利用遍布城乡社区、嘎查村一级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对贫困人员信息进行登记,按照就业、培训、创业、输出意愿的不同,对贫困人员进行精准识别;采取以户为单位的方式,为贫困人员制定援助方案,建立帮扶台账,根据贫困人员需求,通过“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下乡的形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精准帮扶;并以乡镇、村屯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就业扶贫工作制度,对贫困人员就业状态、技能状况和援助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实行网格化精准管理。

通过精准管理,确保贫困家庭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都能获得一对一精细化服务;确保贫困家庭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中至少1人实现就业;为贫困家庭有培训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提供专项技能培训服务,确保贫困人员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就业综合实训基地打造脱贫致富孵化器

“一直就想学十字绣,闲的时候在家里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可市里的培训地点离得太远来回不方便,现在好了,咱人社局在镇里建了培训基地,不用走远路就能学技术了。”乌市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村民韩金梅高兴地说。

为破解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因普遍缺乏职业技能,而导致市场竞争力低的就业瓶颈,乌市以就业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将就业创业培训实训服务向基层延伸,把等群众上门办理业务转变为送服务进群众家门,在全市乡镇村、街道社区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补齐城乡发展短板,优化培训资源配置,依托这些基地举办市场需求量大、门槛低、能够快速转移就业的砌筑工、手工编织、兴安俗厨、庭院经济等农村实用培训项目,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掌握职业技能,融入市场通过劳务输出或发展庭院经济产业的方式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全市49个社区及62个嘎查村全部建立了就业指导站和创业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实训保障服务网络。

落实创业政策扶上马送一程

就业扶贫工作到不到位,要用贫困人员有没有增收,是否脱贫来衡量。面对乌市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少,传统渠道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劳动力供需错位等难题,乌市充分发挥就业部门职能优势,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和扶持创业破解贫困人员就业难题。

借助“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打造“红城1947”品牌为载体,逐步加大对乌市民族企业和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度挖掘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服务行业吸纳就业的潜力,通过开发更多当前市场急需且适合贫困人员就业的岗位,来引导贫困群体从第一产业科学合理的向第三产业转移,以满足市场发展对旅游服务的迫切需求。

乌市还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吸纳就业的杠杆作用,引导有创业意愿和符合创业条件的贫困人员,在家从事传统手工剪纸、民族刺绣、手工编织、农产品种养殖等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需求大的项目,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实现脱贫。

持续完善产业发展跟踪服务工作机制,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创业指导团和党员志愿服务队作用,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下基层活动,帮助贫困创业人员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降低他们的创业风险,为贫困人员铺就致富脱贫路。

编辑:杨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