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区内新闻

从两顶蒙古包变身开放桥头堡

2019-02-22 17:02 经济参考报

res01_attpic_brief

图为中蒙口岸甘其毛都口岸边检大楼。记者 李云平 摄

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穿越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绵延起伏的阴山和一望无际的草原,行驶近200公里后,便抵达中蒙边境的甘其毛都口岸。呼啸的西北风,屹立的新建筑,繁忙的大货车……这是甘其毛都给人的第一印象。

口岸贸易插上腾飞翅膀

甘其毛都,蒙古语意为“一棵树”,毗邻蒙古国南部资源富集区。巴彦淖尔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磊说,口岸距蒙古国储量最大的塔温陶勒盖煤矿(TT矿)265公里,距蒙古国最大铜矿——奥尤陶勒盖铜矿(OT矿)90公里,是蒙古国出口煤炭、铜精粉等矿能资源运距最短、水电兼备的最佳通道,也是闪耀在中蒙边境线上的一座现代化边贸城。

记者在甘其毛都口岸海关监管区外看到,一辆辆悬挂蒙古国号牌的重型货车满载煤炭,排成长龙,缓缓行驶。在出境通道,卸了煤的空载货车排队等待,准备出境拉煤。

30年前,甘其毛都被批准为中蒙边境贸易临时过货点,当时的交易场所只有两顶蒙古包。中蒙两国民众在这里交易的,也只有皮张、绒毛和工艺品等。

1992年,甘其毛都被批准为季节性开放口岸,中国与蒙古国开始在这里进行钢材、水泥等大宗交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甘其毛都口岸的贸易量不断增加,2009年被批准为常年开放的公路口岸,起初全年也只有数百人通关、数万吨煤炭过货。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甘其毛都加快通关基础设施建设,如建成原煤专用通道、五进五出货运通道等。进出境货运车辆由2009年的日均400辆,增至目前的3500多辆,单日进出口贸易量也由4万吨增至11万多吨。

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至今,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实现贸易总额近千亿元。2018年,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1908万吨,同比增长4.8%;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33.6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海关税收34.63亿元,同比增长9.7%。

巴彦淖尔市常务副市长郭刚表示,甘其毛都口岸在中蒙矿能合作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两国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经贸合作思路的实践地,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支撑点。

货物通关进入读秒时代

通关环境对中蒙矿能企业生产、贸易、流通和深加工的融合有着重要影响。说起通关效率的变化,呼和浩特海关下辖的乌拉特海关关员王越感同身受,连用三个“快”字来概括。

王越说,“一快”是企业申报快。以前,企业申报需要登录各口岸部门不同的系统重复录入数据信息,切换系统麻烦,录入项目叠加,容易出错。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整合申报模块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一口对外,统一受理”,企业只需一次录入报关单、舱单、运输工具备案等信息即可,程序简化,操作简单,一键敲定,方便快捷。

“二快”是车辆通关快。传统的通关验放模式,要求车辆通卡后抵达货场卸货,等到企业办结报关、交税和放行手续后再提离货物,完成整个通关流程至少需要五六天。现在口岸启用了智能卡口,企业提前申报清单,车辆到达卡口后,系统自动读取车牌号码、货物重量等信息,海关核实数据无误后,车辆直接通过智能卡口即完成放行,通关仅仅需要几十秒。

“三快”是税款支付快。企业以前支付税款,首先要到海关打印纸质税单,再到银行交税,然后拿着单据返回海关,海关核对无误后才能放行,来回辗转,费时费力。现在,新一代电子支付系统的上线,实现了海关、银行和国库联网,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单一窗口”网上支付税款,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让企业提速增效,“松绑”减负。

企业对通关效率的提升也深有感触。“以前我们运煤车的通关时间需要一周以上,现在只要20分钟左右。”从事中蒙煤炭贸易的三禾能源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张贵生说。

据统计,2018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04小时,较2017年缩短164.81小时,压缩比为98.78%,超额完成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的目标。

现代边城更具“国际范儿”

甘其毛都口岸先后引进40多家企业,形成跨境运输、矿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电力外送等优势产业,2万多人聚集在这里工作、生活。

走进口岸所在的甘其毛都镇,既有整齐划一、景观别致的住宅小区,也有蒙古国商品超市、蒙古族风味餐厅、中国家电卖场等商铺。

宽阔整洁的街道上,小轿车、越野车川流不息。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休闲广场上别具一格的回廊成了人们下棋、聊天的好去处。

娜顺吉日嘎拉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市。5年前,她随丈夫萨如拉宝音来到甘其毛都口岸生活。“丈夫是运煤车司机,往来于TT矿和口岸,每月最少跑6趟。”娜顺吉日嘎拉说,一些常年在这段路跑运输的蒙古国驾驶员大多住在甘其毛都,房租低廉、吃饭便宜,超市、医院等配套设施齐全,生活很方便。更让他们一家欣慰的是现在的收入明显增多。“来中国前,我在乌兰巴托做社会工作,丈夫没有固定职业,全家月收入只有37万蒙古图格里克(约合人民币962元)。”娜顺吉日嘎拉说,“现在丈夫每月挣人民币6000多元,我销售一些蒙古国小商品,全家人生活质量提高不少。”

甘其毛都学校不仅招收了二三百名当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还有四五十名蒙古国孩子前来就读,为在此工作生活的蒙古国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甘其毛都经营进口商品的贺西格,亲身经历了当地的发展变化。“起初卖单一工艺品,最近几年进货渠道多了,进口产品也多了,有五六个国家的六七十种产品,销量也挺好。”贺西格说。

加快开放发展前景可期

与甘其毛都口岸相对应的是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记者在实地采访中发现一些发展瓶颈。比如蒙方煤矿至甘其毛都口岸的道路以公路为主,等级低、路况差,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蒙方口岸设施滞后,信息化水平低,支撑能力不足,双方口岸能力不匹配,制约口岸贸易增长。巴彦淖尔市逐年加大口岸建设力度,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甘其毛都口岸已具备扩大对蒙贸易的能力和条件。

为了消除瓶颈,进一步提升中蒙互利合作水平,创新双方合作机制,巴彦淖尔市正着力筹划设立中蒙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跨境矿产能源合作试验区。当地干部表示,该项目是巴彦淖尔市主动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具体行动,有利于畅通中蒙能源通道,有利于中蒙经贸发展和政治互信,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基层干部普遍希望,把该项目上升为国家深化对蒙合作的重要项目,建立协调机制,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蒙合作共赢创立新的模式。同时,将甘其毛都口岸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在资金、贸易、财政等领域给予支持,加强口岸通关设施、道路、加工园区等的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口岸通关过货和进口资源落地加工能力。

“从两顶蒙古包到国际边贸城,从临时边境贸易过货点到中蒙能源大通道,甘其毛都口岸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壮大,过去的边陲小镇今天实现了大变样。”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副主任薛飞说。(稿件来自经济参考报)

编辑:王菲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