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阿尔山市

让阿尔山赢得未来

2018-09-18 16:17 兴安日报

让阿尔山赢得未来

——探寻文明永续之“锚”

(在阿尔山论坛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薛惠锋  

2018年9月16日

当人类在太空中拨开苍穹,把视域聚焦上天造化的阿尔山,我们能感受到,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波澜,在这块神秘之地上激荡;广袤大陆东西文明的交融,在这块灵性之地上升华;它的灵魂和而不同,它的身躯海纳百川。既异峰突起,划破云天;又静水流深,隐于寻常。  

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从文明的坐标轴通盘审视,千百年来,无数个文明此消彼长,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坚韧顽强,历经数千年嬗变而从未中断。梁启超说过:“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赫赫扬扬,增长光大。”意思是,历史上的多个文明古国中,大多已断绝根脉,唯有中华民族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生生不息,虽经历了无数次的治乱交替、分合轮回,却始终焕发出一个独特文明体系的精神定力和文化引力。  

我通过思考中华文明的特征,自问了四个问题: 第一,民族同化,世界少有,何以融合如此之深?第二,地域辽阔,人口繁盛,何以开拓如此之广? 第三,五千余年,连绵不断,何以延续如此之久? 第四,东西交融,东风日盛,何以思想如此之独?我们从这四个特征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  

从人类生活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现代文明,源于西方。西方文明是“还原论”的“分”的哲学。分带来竞争、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个体进步却导致整体利益受损,个体的理性却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利益、思维越分越细,导致政治碎片化、财富集中化、社会极端化。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人类社会每一次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跃升,都离不开高人一筹的思想先导、离不开引领世界的智慧光芒。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呼唤理论,也一定能够涌现智慧的时代。如何探寻文明永续的“定海神针”,为当今世界文明冲突的动荡之船,找到永续发展之“锚”,我想借用苏格拉底的哲学终极三问,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与大家探讨,助推阿尔山这个北疆明珠,在“深、广、久、独”的文明演进中更加辉煌。  

一、我们是谁?“大一统”就是“大融合”  

孟子有云,“天下恶乎定,定乎一”。意思是实现“六合一统”“天下大同”,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然而,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农耕与游牧”“国本与西学”“守土与开拓”的融合,造就了历史的聚变,奠定了今日之中国。  

“农耕”与“游牧”融合,让民族活力源源不断。在过去2000多年中,中原政权和北方政权、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确实在不断地征战和交融。中国的历史更多的由中原政权所书写,更多的是从战争角度描述。然而,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相对于中原沃土带来的安逸和浮华,蒙古高原相对残酷的自然条件,让游牧民族始终保持着人类祖先的竞争思维和竞争活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是鲜卑、匈奴,还是契丹、女真,每当中原政权、中原民族耽于享乐、不思进取的时候, 游牧民族就为中原民族补钙壮骨,让中原民族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创新力、战斗力。历史,也就是在这样的交互中滚滚向前;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融为一体。  

“国本”与“西学”一体,让民族思想熠熠生辉。历史证明,东西方文明的复兴,都是文明再造的结果。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创造唐宋盛世的辉煌,崛起于世界并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就是在于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激烈碰撞过程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全面再造的结果。1840年至今,中华文明亦一直处于“革故鼎新、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文明兴衰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唯有再造,方可复兴。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力度继续中华文明的再造,从文明的兴衰规律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守土”与“开拓”并举,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无论是古丝绸之路的繁荣、郑和下西洋的辉煌,还是当今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 的蓝图愿景,都彰显了中国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并举、地域性文明与全球性文明并重的特点。中国历史上,“土尔扈特东归”的英雄史诗,彰显了对故土的眷恋;“郑和七下西洋”的宏伟乐章,昭示了对远方的向往;这种“守土”与“开拓”并举的文化特质,必将代代相传,创造中华文明复兴与转型并举的奇迹。  

二、从哪里来?“大融合”源自“大碰撞”  

从历史看,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尽管迈向“大一统”“大融合”是历史的主流,但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有时还有反复。在以往一向当作统一时期的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民国的1492年间,实际统一的时间为952年,占64%。这遵循着毛泽东主席说的“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历史规律,即“融合有多深,碰撞就有多激烈”。   

当前,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年,我们正在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然而,西方少数大国不愿看到这一趋势的到来,面对中国这一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成为“第二个苏联”、没有发生他们所预期的“中国崩溃”,一直都耿耿于怀。少数国家,一刻不停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三化”战略。他们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手段,包围遏制、分裂颠覆、煽风点火,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战略遏制、战略围堵。当今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在前进道路上,在战略、战役、战术层面,都面临着大国之间的激烈碰撞与博弈。  

战略上,我国经历了“三次大国交锋”。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当前的“贸易战”,仅仅是中美两个大国的第三次交锋,既有偶然性,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第一次中美国运交锋,发生在毛泽东时代,核心是争取中国应有的国际政治地位,这一时期与美国激烈冲突,最终由中国取得胜利。经历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到“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广泛邦交,在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下,我国于1971年恢复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美国不得不接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的现实。第二次“中美国运交锋”,发生在邓小平时代,这一时期,中国与美国产业链互补,并未触及美国核心利益,因此,美国在这一时期并未对中国造成实质性阻碍。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南巡讲话,2001年加入WTO,同时在国际政治外交上采取守势,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这促进了中国经济实现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次“中美国运交锋”是“新时代”,中国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必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链中将处于顶端位置,这必然与美国特朗普的“重振制造业”产生激烈冲突。因此以阻挠中国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中美贸易战”,具有历史必然性。  

战役上,我国需应对“三个深度博弈”。当前的贸易战的本质,是三个深度博弈。一是战略的博弈。中美关系的任何缓和,都是暂时的策略的,中美关系长期对峙和一波又一波战略扼制,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因为中美关系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新兴大国的结构性矛盾。二是技术与市场的博弈。技术是美国最根本的优势,市场是中国最大优势。芯片是人类目前最高级、最复杂的技术,只有唯一,没有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同样只有唯一,没有之一,这个市场也不可战胜。但是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是矛、是进攻、是强势一方;中国是盾、是防御、是弱势一方。三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博弈。发展高科技,国家意志是决定性因素。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是举国之力,韩国的芯片战胜日本芯片是举国之力,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是举国之力。在今年7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这标志着,中国政府誓以举国之力,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新的国之重器,“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中美之间的战略对峙,已发展为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对垒。内蒙古是中国航天的“起飞地”,是两弹一星的“总源头”。源自于草原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积淀60年,是闯过“受制于人”的难关、打破“围追堵截”之遏制的强国之魂。  

战术上,我国要赢得“三场现实竞争”。一是在经济领域“声东击西”,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推动人民币结算,摆脱美元霸权。二是在科技领域“无中生有”,加快推动网信领域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三是在安全领域“瞒天过海”,提早应对美国可能推动的“能源战”“粮食战”“水源战”, 加快超前布局和储备,建立更为完备的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可喜的是,今天的内蒙古已经在少数民族地区军民融合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以“军民融合”为主题的两次钱学森论坛,以太空技术为基础的等离子煤制乙炔为工程,以沙草产业为先导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正向全世界展现太空领域军民融合的“内蒙古典范”。

三、向何处去:“大碰撞”呼唤“大智慧”  

大动荡呼唤大智慧,大变局需要大战略。面对全球的大碰撞,我们如何从更高起点谋划人类文明的未来?早在公元前400年,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人类必须超越地球,到达大气层的顶端或更远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充分地理解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这也就是钱学森说的:“实现宇宙航行,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在此以前,人类都是在地球上观察和研究自然。今后就可以在一个新的立足点上来研究自然和宇宙,这样必然会出现一个科学上大发展、大创造的时期。”站在太空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发展,许多原有的模式都将被颠覆。人们得以在全新的高度、用全新的视角,去探求自然和宇宙,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梦想”,也正在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当人类穿越大气层,跨越地平线,将打破“地球中心”论,开创一种从“全球化”到“世界化”的全新文明形态正在产生。这种文明承载着陆、海、空、 天、网、电磁空间的一体化,并正在推动各种文明共享、共存、共进,让世界摆脱结盟对抗的窠臼、零和游戏的思维、利益冲突的循环,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世界大同”,这需要运用融合东西方、跨越数千年的“三大思维”来实现。  

——运用融合东西方的系统思维  

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就融合西方的“还原论”和东方的“整体论”,形成了“系统论”的思想体系,为破解西方文明“分”的弊端,开创第二次文艺复兴,奠定了理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发表,钱学森开始把航天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推广到经济社会更为广阔的领域,而最为核心的贡献有两条:其一,在思想和理论层面,推动了整体论“还原论辩证统一,开创了“系统论”。第二,在方法和技术层面,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设计部的实践形式。钱学森说:“两弹一星”工程所依据的都是成熟理论,我只是把别人和我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成熟技术拿来用,这个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应该这样做,系统工程与总体设计部思想才是我一生追求的。它的意义可能要远远超出我对中国航天的贡献。”钱学森一生低调、从不自诩,但对系统工程、对总体设计部思想,他称之为“中国人的发明”“前无古人的方法”“是我们的命根子”。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钱学森即积极倡导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当时,一个由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和由钱学森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同时提交到了最高决策层。但历史选择了后者。国家总体设计部的理念并没有被广泛地认识和接受。然而,几十年后,中央对设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英明决策,与钱学森设想殊途同归、不谋而合。系统工程思想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中央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论的发展应用,将实现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为解决当今世界“不平等、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运用跨越地平线的星际思维  

500多年前,肇始于欧洲的航海探险活动,促进了地理大发现的同时,形成了沟通全球的贸易路线,加速了人类向工业文明跨越的历史进程。2017年美国政府提出美国将重返月球,将月球作为其永不沉没的空间站,以此作为载人火星及以远探索的基地,确保美国“再次领先”。可见,今天的航天与数百年前的航海一样,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必然,将深刻改变世界的政治版图、地缘格局、社会形态,深刻影响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方向和进程。有人说,如果全球70亿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需要4.5个地球的资源。因此,飞出地球摇篮,实现星际航行,在茫茫宇宙找到新的家园,这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航天绝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而是通往人类文明新纪元的一扇窗口。500年前,我们错失了大航海时代,让我们这个3000多年一直在领跑的文明古国,在最后几圈落在了后面。如果我们再次错失“大航天时代”,近代史上落后挨打的种种苦难,就会再次重演。只有在开发太空资源中,掌握制定规则的话语权、分配资源的主导权,才能引领大航天时代, 推动我国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用航天技术助推内蒙古发展,“氢等离子煤制乙炔工程”就是典范。航天人在攻克“煤一步法”制乙炔这一世界难题的基础上,突出“流程短、低能耗、集约用水、零废排放、清洁高效”等优势,助力草原“立足煤而超于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实现“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把煤炭打造成为未来的“黄金”。  

——运用“早看三千年”的大同思维  

钱学森认为,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已躁动于时代的母腹,呼之欲出,这就用“系统论”的思想,开创继第一次文艺复兴以来的第二次飞跃。基本过程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瓶颈,迫使人类产生新的思想文化革命,进而引发新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直到再一次遇到瓶颈,催生新的文艺复兴。钱学森认为,中国将发挥“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主战场作用,把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产业革命不断向纵深推进,进而消灭“三大差别”,实现“整个社会形态的飞跃”,在2300年左右,能够实现世界大同。到那个时候,体力劳动将大大减轻,人民将基本上转入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人类文化发展将空前加速,实现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所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将带动世界经济的更深层次一体化,并一步一步地向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一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高级阶段,是通往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各位来宾,中华文明已经延续了5000年,能否再延续5000年,成就“万年之业”,实现“永续发展”?依托阿尔山这个祖国北疆的璀璨明珠,探寻文明冲突到文明再造之“锚”,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实践优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阿尔山的智慧赢得未来、开创时代,顺应“世界大同”的历史潮流,迈向“文明复兴”的光辉彼岸。

【作者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十二院)院长】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