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

老家有舞

2018-09-11 16:18 人民日报

我有个毛病:烦广场舞。不光烦舞姿舞相,更烦其带来的噪音和喧闹。然而有个地方的广场舞,我不仅不烦,还欣喜若狂。

去年,老家本族一侄子微信上告诉我:“咱村跳广场舞啦!”还附有视频:夜幕光影,欢声笑语,随着音乐的节奏,乡亲们扭身舒臂,快慢有致,跳得正欢。我心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们,一年到头最大的文化大餐,也不过是年三十下午各家各户敛柴火,除夕夜男女老少凑一起,烧个俗称“秫秸攒”的火把,这广场舞,真是城乡一体化的“精神接轨”呀!离开老家快四十年了,其间虽“常回家看看”,但跳广场舞这事,还是勾起我太多遐思。

老家南赵村位于津南一百多公里的黄骅,距黄骅烈士牺牲的大赵村不到一公里。我1979年二十三岁离开时,全村七个生产队,二百多户一千多口人。村里没条像样的马路,每逢下雨,街巷泥泞,晚上黑灯瞎火。这些,都和“咱村跳广场舞”反差太大。于是,我在微信上列了十二个问题,向侄子询问,待他回复后,脑子里关于“舞”的一个个问号,才画上了圈儿。

一个问号是场地。跳舞总得有个场子吧,可俺村里从来就没个宽敞点的地方。过去跳秧歌、踩高跷都是在街上,但跳舞不行,即使不尘土飞扬,坑坑洼洼也容易崴脚。偶有耍猴儿、放露天电影,也都是随便在水井的井台儿附近找个大点的空地儿。跳广场舞让我第一高兴的是有了村广场,就在原第二生产队牲口棚旧址。牲口棚拆除后村镇规划“战略留白”,2016年秋建起了一千多平方米,包括篮球场、体育健身设施在内的综合文化体育广场。地面全用面包砖铺就,灯光是一杆五头的照明灯。由于灯光不能满足多种娱乐活动要求,我这位开大货跑运输的侄子便自掏腰包,买了三盏射灯装上。广场就在他家门口,他自然是建广场的受益者,掏钱完善设施心甘情愿。

再一个问号是“饱暖”。饥肠辘辘不会有人想跳舞;鞋子露脚趾头、衣服不像那么回事,也没人愿跳舞。八十年代我回老家时亲眼见到,土地承包后,村里种植养殖大发展。尤其是黄骅港的建设,以及随后石港高速和荣乌高速、朔黄铁路与黄万铁路“双高速”“双铁路”的穿境和建成通车,有力促进了老家工业、商贸、物流大发展。乡亲们办厂搞加工、跑运输忙得不亦乐乎。加之后来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村里面貌大改观,柏油路、自来水,衣食住行大变样,穿的跟城里人差不多。温饱解决了,自然向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球类棋牌等该有的都有了,就琢磨跳舞这事了呗。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有了新观念和好心情。俺老家长期受京津文明辐射,对现代文明不仅不排斥,而且接受得特快,观念突破这一关绝对不是事儿。一切都有了,还得有个好心情。试想,一脑子愁事、哭丧着个脸,还跳啥舞?而且广场舞个别人想跳不行,得大家都有好心情,才能舞出热烈欢悦的新生活。可“有钱难买心头笑”,好心情最难找,村里乡里、家国天下,哪儿有糟心事都影响心情,干群关系、邻里关系等等,都影响男女老少同欢共乐跳村舞。可俺南赵村,别看过去穷,村风一直淳朴,“地碱水咸人厚性直”是出了名的。平时,谁顺手摘个瓜果梨枣搁嘴里都不计较,但偷东西、丢东西的事很少听说,谁家有事旁人都爱搭把手。再加上后来公共汽车村村通、合作医疗、老人六十岁后月发放一百一十元养老金,这两年又有美丽乡村建设,乡亲们都觉得日子过得美,活得滋润。吃罢晚饭,广场聚齐,心花怒放美美地跳跳广场舞,大家一起嗨起来,我相信乡亲们的舞姿舞相一定是最美的。

得空儿,我得抓紧回老家再看看,看看老家“开天辟地”以来的广场舞,没准儿把我这“烦广场舞”的毛病也治了呢!   (于文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