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盟内新闻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前旗以文旅融合为全域旅游发展添翼

2018-09-04 15:21 兴安日报

时秀霞

从科右前旗沿着302国道方向走,一个绵延百里的丘陵草原吸引了我们。这就是前旗乌兰毛都苏木。漫步草原,浓郁的牧家风光便都一起领略了。感受诗情画意,首先便是当地有名的原生态婚礼,在现场,近百名牧民一边歌唱,一边跳舞,仿佛又回到了700年前。而那场感人至深的婚礼被乌兰牧骑人以舞台剧还原,感动了看过的人们。

在牧家毡房,游客们喝一碗奶茶、扯一块手把肉,唱一曲蒙古长调,手摸留有蒙古阿妈余温的札萨克图刺绣,享受着草原风情。乌兰毛都苏木还引入了石头烤肉、建起了牧家民宿,牧民们还将舞台搬进牧包,将草原上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变成一个个小故事演绎给游客,让游客和牧民群众在草原上、在牧包旁感受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魅力。

坐在一个背靠库湖,面向花海的民宿小院的房前高阶上,三五里路的街巷,蓝色基调的建筑配以内敛的花饰,民族味儿十足。悠闲的享受一个下午,岁月莫不静好。

两坡花海,串起了农商文旅:在库区人家品一品地道的湖鱼,在民宿流连一晚,再购买一条自己中意的柞木配饰……给前来的游客带来了意外惊喜和不寻常的乡村旅游体验。“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乡村旅游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信心。

在前旗平安村,这里正在打造农耕文化的再现地。千年以来,族群聚居、繁衍生息、勤耕劳作,创造出了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社会形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是不可复制的农耕文化模式。作为前旗农耕文化打造典型——展翼家庭农场,经过一年多的精雕细琢已经“更新”了以前的模样。你瞧,儿时的大锅、带绳的秋千、练体能的胶皮圈,还有亲手制作的木长廊、亲手种植的小菜地……平安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文旅融合发展为全域旅游注入了活力,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前旗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定位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打造“三线七点、两区三镇”旅游新框架——全旗旅游资源进行大组合,以S203、S101公路为轴线打造科尔沁镇至乌兰毛都苏木、察尔森镇至满族屯满族乡、归流河镇至德伯斯镇三条旅游线路,沿线布局科尔沁镇、巴日嘎斯台乡、乌兰毛都苏木、满族屯满族乡、归流河镇、察尔森镇、索伦镇七个旅游业重点项目,形成以特门自然保护区、青山自然保护区两个景区为依托,以生态特色为主的旅游乡镇察尔森镇、以兴安党支部为主的红色旅游乡镇巴日嘎斯台乡、以乌兰毛都苏木为核心的科尔沁草原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经济版块,着力建成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在景点建设的同时,前旗打造了一批特色精品演艺节目,推进文化演艺与旅游深度融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带动餐饮、购物、娱乐、文创等城市休闲业态发展,制作自驾旅游宣传册《路书》,在各知名旅游网站上发布了旅游宣传片和歌曲,在微信平台推送APP设计,制作旅游攻略。不让“酒香”藏深巷的工作理念,有效加快了前旗对外营销推介的步伐。前旗还举办了元宵灯展、那达慕、草原音乐节等活动,旅游季还没有结束,前旗已经接待游客98.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9.6亿元。

“以前,游客们来了之后,逛一逛就走了,留不下来。现在,游客们来了,有玩的有逛的,可以更好地体验乡村牧区生活,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特点、历史传说。”前旗副旗长乌兰格日乐说,“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札萨克图文化、柞木文化、冰雪渔猎文化等是前旗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之源,每一种文化都有市场开发空间、有文旅融合文章可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