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棚改暖人心 终圆安居梦

2018-09-03 10:48 兴安日报

棚改暖人心  终圆安居梦

——阿尔山市棚改记事

冯珊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雨水倒灌,冬天四壁白霜……”生活中的一句句顺口溜反映了各地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的状况与辛酸。拥有一所温暖的房子,让家人安居幸福,这无疑是棚户区家庭最渴望的安居梦。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边陲的阿尔山市,看望慰问阿尔山市林业职工,为阿尔山市棚户区的百姓带来了福祉。

2014年至2017年,阿尔山市攻坚克难,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改造棚户区房屋9688户、62万平方米,基本完成阿尔山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头号民生工程”,历史性地改变了城镇面貌和人居环境。阿尔山市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项目荣获住建部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从“忧居”到“宜居”

8月5日,在林海街会议室里,来自林海街的12位棚户区改造受益群众代表与来自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单玉洁编辑进行座谈。听说单玉洁要写一部反映阿尔山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广播剧,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向他讲述自家在棚改中发生的故事。

78岁的王秀英大娘讲起自家棚改的故事很激动:“我们家原来的房子就是‘板夹泥’,冬天是一尺雪,夏天两脚泥,最怕就是春天的‘桃花水’,发大水的时候眼瞅着水就能上炕啊!多不好咱就不说了,连保暖都做不到,有一年大年初一,早上煮饺子这一揭锅盖,蒸气上了棚,结果整个一大块棚土掉到锅里了,您说这饺子还吃不吃,棚塌了这年过的得多不痛快。就这样的房子我住了45年,所以我是真打心眼里感谢习总书记,感谢咱们党和政府,要是没有棚改,我是做梦都没想到我能住上新楼。”

每一户棚改群众都有着自家的棚改往事。天元社区杨秀娟大姐身体不好,住在老房子的时候,最让她头疼的就是“吃水”和“烧火”。“我身体不好,重体力劳动啥的都干不了,原来在棚户区的时候水不好,井里的水洗衣服都发黄,别说吃水了,人家身体好的都能自己去挑水,我只能买水,两块钱一桶啊,说实话真是舍不得,但是没办法啊。这夏天还好说,难过的是冬天,冬天取暖期长,烧什么都是问题,我不能出去捡柴火,一年就买两吨煤,得算计着烧,老房子保暖还差,冬天就遭罪吧!”问起现在的居住情况,杨大姐笑脸一扬,拿出手机给大家看她养的花,照片上杨大姐家里的窗台上摆满了鲜花。杨秀娟说,现在冬天在家里也就穿个线衣,所以敢养花了,不怕冬天冻死了。

从“物质”到“精神”

林海街社区主任石春杰对棚改后社区居民生活的变化感触颇多。“我做了10年委主任了,亲历了阿尔山棚户区的变化,棚改前我们委主任调解各种纠纷特别多,那时候居民来社区多数都是耷拉脸来的,每个居委会的困难户都得有几个,到年底要慰问,大家都想得到慰问品,总是有矛盾。现在好了,棚改的政策好,除了住房解决了,还有部分货币补偿的,让老百姓手里有了钱,他就能干点啥了,生活就宽裕了,生活上的小事也不计较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变了,以前开展个群众文化活动没人响应,得求着来。现在你看看,我们两支秧歌队、一支广场舞队、门球队,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棋牌室天天都是人满满的,组织个文艺演出、歌咏会都踊跃参加。这是为什么啊?还不是咱们物质生活有保障了,有精力有时间丰富精神生活了啊!”

生活环境优化了,居民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更高了。近日,林海街开展的家训入户活动深得居民们的拥护。林海街党宣办联合社区先向居民征集家训,这些家训各具特色,包括敬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谐等内容。他们将征集上来的优秀家训统一制作成家训标牌,挂在居民家中。“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百善孝为先 孝为徳之本”……一条条家风家训挂于厅堂,也“挂”起了一个家庭的精神能量,让好家风辈辈相传,让中华美德代代绵延。

从“安居”到“乐业”

“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集体供暖的方便、社区居委会的关心和物业公司良好的服务都让回迁居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方便,让居民感受到了国家惠民政策的好处,居民幸福指数得到了一个飞速的提高。”新城街办事处副主任林宏说起这些,也是满满的欣慰。

为使人居环境更优更美,阿尔山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铺设各类基础设施管线100余公里、改造城市道路23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生态广场、绿化美化等项目的顺利实施,彻底改变了林区“板夹泥”棚户房的历史,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城市、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进入“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中芬低碳生态城示范市行列,通过棚户区改造的深入实施,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为解决棚户区居民生产发展问题,阿尔山市积极实施政策统一、产业集聚的安置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群众的产业发展问题,为棚改自主创业居民提供每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并免费为棚改居民提供相关技能培训,通过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政策扶持等手段,特色种养业和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

对于棚户区改造后带来的红利,吴秀玲大姐深有体会:“棚户区改造后,咱们周边的酒店、旅馆、商店比以前多了不少,别的不说能打零工的机会就多了,额外的收入也增加了。小区的居住环境好了,游客愿意来了,很多回迁居民开办了家庭宾馆,去年我家也开了,一个夏季旅游我就收入了1.2万元,你说这不是棚改带来的红利吗?”

棚改,不仅让百姓安居,也实现了乐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