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前旗:民族团结足音强劲

2018-09-03 10:48 兴安日报

时秀霞  哈斯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也是科右前旗发展最生动的注脚,更是全旗民族大融合发展的见证。上半年,前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7亿元,同比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1亿元,同比增加3.79亿元,增长18.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89元,增速7.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82元,增速12.4%……就让我们走进前旗,走近一个人、一个村、一座城,感受前旗民族团结奋力前行的足音。

一个人的拼搏

“石头烤肉”闻名草原,而烤得最好的当属桃合木苏木境内草原上的“蓝斑人私人牧场”,牧场主人那木吉拉从小生活在草原。如今,那木吉拉经营的“牧家乐”已经成为草原上的知名品牌,从5月到10月旅游旺季,一只烤全羊比原羊价格高出45%以上,年接待游客3000人次,年收入达到15万多元。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努力就有成效。“蓝斑人私人牧场”的成功运行点燃了更多人的梦想。在乌兰毛都草原上,20多名蒙古族和汉族妇女正在金荣创办的奶制品合作社一起制作奶豆腐、奶皮子、奶糖等。此前,她们甚至很少迈出过家门,2015年,金荣与多名牧民共同合作开办了苏金宝力高奶制品专业合作社,仅那达慕期间就有近30万元的收入。

前旗札萨克图王府刺绣远近闻名,先后培养出了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学员1000多名,帮助100多名贫困农牧民实现就业创业,她们月收入在4000元至10000元之间。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前旗政府把牧民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产品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制作刺绣产品成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在前旗,这样的励志故事并不少见,从年挣60余万元的打工妹到致富领头人,再到当选为全区人大代表的郭丽丽,从身无分文到创建资产超千万元的农民韩宝泉,从毕业后找工作发愁到成功开了民宿店的其其格……他们用自己真实的经历,为“创业创新”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实证。

一个村的涅槃

“乱村子、穷屯子,人人都是歪点子。大道道,小道道,没有一个好道道。”过去,这句顺口溜描述的就是前旗俄体镇齐心村,被称作“穷、软、散”:村民穷,村“两委”班子软,人心一盘散沙。直到2012年村班子才配齐,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

2017年,“犟脾气”的蒙古族汉子特木勒图挑起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子。齐心村的发展现状让特木勒图着实打了一个冷战,“四沟一坡,川甸地水足只占全村耕地的20%,进村只有一条土路。再往老百姓家里走,更有一份担心,村里很多小伙子、大姑娘外出不回村,外边的姑娘不愿嫁过来,根源就在于贫困。”

“不带私心就能干好!”特木勒图走马上任,摸底子,问发展,一锤接着一锤敲。修村路、选产业、建保鲜库……如今,村口建起了保鲜库,一季储存期纯利润就在15万元以上。果农与果业加工企业签订了回收订单,商品果、加工果出售210万斤,占全村果子产量的70%以上。齐心村280户村民家家庭院栽了果树,户均增收600余元。全村有60%以上的农户在选择庭院栽植果树的同时,也选择了肉羊养殖,户均出栏羊50只,纯收入5000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再加上育肥羔羊收入,每户年纯收入可达2万元。

小伙回家创业的多了,姑娘看上家乡的发展前景不走了,过去的“空壳村”如今集体收入突破5万元,以往全旗有名的“集中整治重点村”,一跃成为接待学习考察的先进示范村。

齐心村只是前旗农村的一个缩影,在蒙古、汉、满等13个民族共同努力下,前旗229个嘎查村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住房改善了、环境整治了,不少家庭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一座城的新传

在许多人的眼里,前旗或许是一个有着13个民族杂居的一处“边陲末梢”。2007年,自治区批准前旗为革命老区、2016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将前旗推到经济发展建设的前沿,这里充满活力,随处都能感受到这股冲劲儿。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成为这股冲劲的见证。近年来,前旗“以奖代投”1亿多元,整合其他相关资金,狠抓农区肉羊舍饲养殖、牧区半舍饲养殖,肉羊总头数超过400万只,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还实施“北繁南育”工程,南部农区汉族等农民从北部牧区引进繁殖成型的科尔沁肥尾黑头羊,进行大批量育肥,冬季牧区肉羊转移到农区过冬,不仅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还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大团结。

10余年间,共争取到“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超过8000万元,项目户自筹资金15500多万元,整合或拉动其他相关项目资金18700万元,大力实施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肉牛肉羊奶牛养殖业、蔬菜大棚建设、农田抗旱灌溉井、风光互补、农民危旧房改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民族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120个,使得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为前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是民族团结的魂,前旗更加重视民族文化工作,多民族组成的四胡协会、安代舞团、民歌协会、祭敖包协会等20多个民间民俗文化组织,常年深入城镇、农村牧区、社区、校园和军警营,年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100次以上,民族间相互学习共同载歌载舞,不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还加快了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如今,一栋栋现代化建筑、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排排崭新的新房跃然眼前。它像一块能量巨大的磁铁,激励着全旗各民族共同前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