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突泉县

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再富农家

2018-08-30 16:15 兴安日报

规范贷款管理  完善服务设施  企业示范引领

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再富农家

本报讯(冯玉燕 贺振阳)“我家2016年在村干部的帮忙挑选下,购买了两头基础母牛,每头花了8000元,经过细心饲养,当年就产下了两头母牛犊,由于饲养到位,今年4月份卖了1.2万元。我这个岁数,还能有这么多收入,多亏县里的政策好,支持农民搞养殖。”69岁的突泉县六户镇和丰村村民孙连芳通过扶贫资金搞养殖受益,这一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洋溢着笑容。

突泉县将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创新实施了“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截至8月20日,全县已办理贷款手续3905户,发放贷款12377万元,购大牲畜5297头。

为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突泉县发动干群,通过政策激励、示范带动、优化服务等系列措施推动全县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依托发展畜牧产业走上致富路。

规范贷款管理。在推进“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上,突泉县在扶持对象的选择上,不搞“全覆盖”,而是选取拥有突泉县农村户籍的一般农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稳定脱贫户和清退户为扶持对象,与脱贫攻坚产业扶持精准并行,杜绝重复施策现象发生;坚持自愿原则,不搞“一刀切”。在施策过程中,坚持群众自愿申请,既不提高门槛、吊高胃口,让真正有发展意愿的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强制扶持、乱摆资金,让投机者“沾沾自喜”。在品种选择上,鼓励扶持户购进牛、驴等大牲畜,由扶持户自行选畜、定价,激发扶持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与满意度;严格资金管理,不搞“大水漫灌”。贷款户一卡通(惠农卡)由乡镇经管站统一管理,按照“眼见为实”的原则,由驻村第一书记(或村书记)和相关部门共同把关后支付购畜资金,杜绝套取政策、垒大户现象发生。

完善服务设施。发动村委、合作社参与,要求各乡镇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村级任务分工,压实管理与服务职能,并动员驻村工作力量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工作成效。鼓励专业合作社发挥地缘优势,参与合作养殖,带动有发展意愿、无发展条件的扶持户共同发展产业,逐渐形成产业规模。按照“每村至少配备一名防疫协检员、每1000个牛单位再增聘一名”的标准,新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协检员265人,实现188个行政村和养殖企业防疫员全覆盖。提供免费冻精改良服务,新建50个大畜改良流动站点、10个固定改良站点,聘用大畜改良技术员50名,达到“就近改良、冷配覆盖”目标。目前,占地5000平方米、日交易牲畜量5000头规模的交易市场已建成使用。同时,推进草产业发展,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今年新增青贮饲料种植面积4.5万亩,结合“秸秆饲料化”工作,确保县域饲草料供应稳定。

企业示范引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引导和扶持养殖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通过“以强带弱、强弱组合”的形式带动贫困村发展养殖。农户或者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把自己借贷的牧业贷款投入养殖企业或者合作社,到时候分红受益,带动脱贫致富。

严格监督考核。购畜核实,做好源头把控。按照“集体组织、农户选畜、部门把关、乡镇支付”的原则,由村级、乡镇、科局层层把关,确保购进牲畜真实、健康,为“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动态管理,加强过程监管。由村级防疫员负责“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建档工作,实时更新数据信息。两办督查科、县农科局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对养殖情况及成效进行通报,多措推动工程实施;结转验收,推进产业发展。每年定期组织核查验收,对各项手续及产业进行查验,包括牲畜来源、跨县级输出检疫证明、所在村补免登记簿和养殖档案等相关材料,作为今年贴息和下年贷款发放的依据。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