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突泉县提升农民素质补齐“精神短板”

2018-08-22 10:11 兴安日报

扶贫扶志双手抓  物质精神双脱贫

突泉县提升农民素质补齐“精神短板”

本报讯(冯玉燕)电视讲堂、农牧技术培训班、法律素质宣讲、设置各种宣传展板、乌兰牧骑政策宣讲巡回演出、驻村第一书记和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如今,突泉县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培育新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精准扶贫工作才能快速推进。突泉县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施策,大力实施“扶贫扶志”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从科技培训到农技专家引入,从政策解读到入户宣传,从倡导文明新风到推行民主管理,一项项惠民之举犹如和煦的春风吹进了百姓心田。

系列活动,补齐农户“精神短板”

突泉县将“扶贫扶志”作为长期、经常性工作,既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又明确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年初以来,突泉县以村为单位,以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为抓手,按照“农民进夜校、活动进广场、文明进家庭”的工作思路,以“五课、四倡、四创”为载体,继续开展新一轮思想教育、组织一轮技能培训、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建强一个文化阵地、选树一拨先进典型、悬挂一批宣传标语活动,在思想和技能上帮助贫困户补齐“精神短板”,激发他们的脱贫斗志,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圆致富梦。

围绕“扶贫扶志”题材开展一次小戏、东北二人转、漫画等文艺创作活动,加强文化熏陶。开展文艺下乡巡演活动,组织乌兰牧骑深入各乡镇巡回演出,将“勤劳早致富、志穷人更穷”的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在村民面前。在镇村主干道和人口聚集区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营造“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浓厚氛围。整合宣传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微信平台等开设脱贫攻坚宣传专栏,持续宣传报道全县推进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创新举措,展示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先进经验,挖掘树立一批扶贫攻坚先进典型,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亮点、热点和新成绩、新经验进行深度报道,并针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热点敏感问题及时开展解疑释惑,努力营造精准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活动500余场次,其中乌兰牧骑专场惠民演出25场,先后评选“十佳文明家庭”30户。

素质提升,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自从咱县有了‘农民夜校’电视讲堂,每期节目我都准时收看,讲的都是跟我们百姓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在突泉县太平乡晨光村,村民刘有对“农民夜校”赞不绝口。

为了让百姓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提升致富本领,突泉县还将国家政策、思想文化、法律知识及农业科普、技能培训等内容制作成短小生动的微视频发送到村民手机中,村民只需指尖轻轻一点,就可以获取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知识信息。

如今,只要打开突泉县广播电视台,就可以定期收看“农民夜校”讲座,微信公众号“突泉微讯”也进行转载。截至目前,突泉县已完成95个村“农民夜校”建设工作,累计开设各类课堂360余节,录制“农民夜校”电视讲堂9期。

在突泉县“农民夜校”老师中,既有从县直单位请来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技术专家,也有本地群众信任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致富能人。这支由116名专家和能人组成的教师队伍符合群众的“口味”,成了突泉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智囊团”。

“乡政府对贫困户实行了‘借羊生羔’产业扶贫政策。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由蒙羊牧业公司免费提供带羔基础母羊,4年后返还,期间繁育的所有肉羊都归贫困户所有。同时,乡政府协调蒙银村镇银行连续3年提供3000元的养殖补贴,用于完善圈舍、配备草料。”太平乡曙光村王忠诚相信,有了这个产业,自己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王忠诚家的变化是突泉县实施“扶贫扶志”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随着“扶贫扶志”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开展,很多贫困户积极主动发展产业,在辛勤劳动中增加了收入,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截至6月末,“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共发放贷款9839万元,购畜4248头,惠及农户3129户。

同时,突泉县组织驻村干部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他们明白扶贫不扶懒,扶勤不扶懒,脱贫当自强,有志气才能褪“穷气”。创新实施“扶贫扶心·党群心连心”工程,村、社区微信群达到512个,入群总人数超过8.8万人,户入群率达到100%。发布惠民政策249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86条,已解决城区供热、残疾人贫困户救助等问题380条,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

不争当贫困户、不争戴贫困帽;因懒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眼下,突泉县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变了,而这正是“扶贫扶志”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带来的转变。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