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突泉县

庭院变成“增收园”

2018-08-06 16:19 兴安日报

冯玉燕  李香瑶

走进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平坦的水泥路、整齐的院墙、干净的院落,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人印象深刻。一个个庭院郁郁葱葱的,给整个村落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65岁的王金霞去年已经脱贫,她家的园子有1亩多地,去年栽种大蒜、种植饭豆,一共收入了5000多元。“今年我又栽种了22个池子的大蒜,剩余园地栽种了土豆,大蒜成熟后种植秋白菜,预计今年最少能收入6000多元。可别小瞧这园子,每年我都能收入五六千元。”王金霞笑呵呵地说。

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离县城一公里,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五三村利用房前屋后土地种植紫皮蒜增加收入,已经不是啥新鲜事儿。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种植玉米收入逐渐下降,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太平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农户庭院开发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依靠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

目前,五三村根据各屯实际,发展形式多样的庭院经济。景家屯以林果业为主,共有81户栽植果树810株,实现整屯推进;杨树屯和赵家屯以种植紫皮蒜为主,共有186户种植紫皮蒜,年产紫皮蒜在380万至435万头之间,每亩年净收入1.1万元至1.3万元;前杨树屯以家常蔬菜种植和肉驴养殖为主;曹家屯以暖棚种菜和肉羊养殖为主。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全村实现户均增收1.6万元。

不到30岁的村民刘晓庆,上有公婆和近80岁高龄的奶婆婆,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她在家一边看孩子,一边侍弄前后3亩地左右的园子,每年守家在地也能收入2万元左右,足够家里一年的日常开销。发展庭院经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经营习惯,部分群众广种薄收的传统观念得以改变,走上精种高效的发展之路。

五三村党总支书记陈德泉介绍,通过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五三村有13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实现脱贫。

为让农户庭院里产出更多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上,除了就地销售以外,五三村还依托“品味突泉”网络平台对外销售。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价值,该村选准以紫皮蒜冷藏保鲜为特色的保鲜库项目,协调多个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10万元,计划近期启动建设,用于储存紫皮蒜和蒜薹。项目建成后,预计村集体年均可增收10万元以上,推进村集体收入清零递增,还可惠及种植户200户左右,户年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组建合作社,通过统一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品牌打造,确保实现庭院经济生产、贮运、销售一体化。

庭院经济兴起,农户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手头更宽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