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区内新闻

让辣椒育种成果走向全国

——访党的十九大代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王秀芝

2017-10-11 08:29 兴安日报

内蒙古日报记者徐永升

时近秋分,天气渐凉,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的育种大棚里却格外潮湿闷热。50多岁的王秀芝和她的团队正冒着高温在棚内采收、调查、测量,每一个杂交组合、每一份材料的果实形状、颜色、果实横纵径、果肉厚,植株的长势、抗性等参数,都要一一记录、测量、称重、拍照。而这样的大棚有6个,每个大棚里就有200多个辣椒的杂交组合,每个组合要选取10株样本进行测量,面对这样繁琐而辛苦的工作,王秀芝却显得沉着而有定力。

王秀芝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的所长。在长达30年的辣椒育种生涯中,她做的35000多条育种数据记录,整整记了100多本,图片近万张。 她参与选育的辣椒“蒙椒4号”和作为第一选育人选育的“赤研”系列的15个辣椒新品种,在内蒙古、广东、陕西等14个省区推广种植,面积达410万亩。王秀芝研发的这批新品种,极大地推进了辣椒良种产业化的进程。

“搞科研就得有那么一股子钻劲儿、韧劲儿和拼劲儿!”王秀芝的成功,源于对辣椒育种事业的执着。1990年,蔬菜研究所让刚刚大学毕业2年的她主持新设立的辣椒育种工作,由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王秀芝借鉴了玉米和高粱的育种技术,试用硫酸纸袋套在辣椒花蕾上,实施自花授粉,结果这一年育种全部失败了。这对善于钻研的王秀芝触动很大,她主动申请到中国农科院和呼和浩特市蔬菜研究所学习,最终掌握了辣椒授粉的隔离技术,由此迈出了辣椒育种的第一步。

“作为母亲,我对女儿有着深深的愧疚!”王秀芝回忆,在新品种选育初期,她从零开始搜集各种辣椒育种材料。怀孕期间她也从未请过一天假,产假还没休完就开始上班,把刚刚6个月的女儿送到单位托儿所。孩子未满一周岁,她就独自一人跑遍了东北、华北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请教专家,搜集材料。这为之后的辣椒育种,搜集到了最基础、最宝贵的育种资源。

一个辣椒品种的成功选育,是一个漫长、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它需要选育者耐得住寂寞,还要承受得住艰苦的工作环境。每年7月,正是辣椒育种授粉时期,育种棚里湿热难耐。王秀芝和她的科研团队在棚里一待就是半天,只有上厕所时才能出来透透气,有时忙起来连喝水都顾不上,中午累得连饭都懒得吃。

种子从育到繁,王秀芝有两个阵地:一个是研究所里的育种基地,一个是乡下的繁育基地。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是种子繁育基地的育苗期。采用传统育苗期间,每到过年前后,王秀芝和同事们都要到繁育基地来指导育苗,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八才能回家。有时候春节假期还没过,繁育基地一有问题打来电话,她就得停止休假开始工作。王秀芝坦言,在那段时间里,她很难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

王秀芝用30年的时间,为辣椒产业增添了15个充满活力的新品种,并在全市率先引进了工厂化育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全市的大棚蔬菜亩产增加10%以上。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她多次主持、参加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和赤峰市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科技奖励13项,其中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自治区科技承包一等奖1项,赤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王秀芝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履职,这几个月来她除了抓紧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还走访了农业科研领域的业内人士,把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一一仔细记录下来。“习总书记曾说过,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作为一名党代表,我要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声音带到北京,共商国是,为科技兴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载《内蒙古日报》)

编辑:朱连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