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经济周刊 产经科技

乌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大有作为

2017-07-12 16:44 兴安日报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乌兰浩特市找准现代农业的切入点,为农业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今年,乌市紧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全域旅游,大力发展“城郊型精准高效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努力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动真格,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春夏连旱,这是今年乌市农业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旱情的日益加剧,乌市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抗旱。截至6月26日,全市播种了近70万亩农作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乌市第一次采用水稻旱作的方式播种了3200亩。这既是面对旱情引进和推广新技术的大胆尝试,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要改革就要敢于动真格、下真功夫。乌市拿出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420万元,适时做出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向旱稻、高粱、露地蔬菜、中草药等产业进行倾斜,并借助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及合作社的牵头带动,乌市政府出台激励性补助政策,在每个镇安排适度规模的集中连片示范田、示范户,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已播种的近70万亩农田中,玉米播种面积41万亩,较去年减少11万亩;试验示范水稻旱作3200亩,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3.3万亩,较去年增加2万亩;种植中草药1800亩、露地蔬菜2000亩、高粱1.43万亩、大豆1.25万亩、杂粮杂豆10余万亩、小麦400亩;种植以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2.4万亩,种植结构日趋合理。

强科技,打造“三新”展示平台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乌市加大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展示力度,解决种什么增收、怎么种增收的问题。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展示了16个农作物品种,在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引种水稻新品种30个,在义勒力特镇黄家店嘎查落实水稻品种20个,在义勒力特镇胜利嘎查落实水稻品种28个,在乌兰哈达镇三合村落实水稻品种22个。

设施农业也是乌市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依托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北方冬春淡季设施蔬菜供应基地建设项目,乌市对5个设施农业园区、297栋日光温室进行防寒保温处理、后坡保温、更换钢骨架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完善,有效地推进了设施农业建设进度和种植率。

与此同时,加大了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在乌兰哈达镇胡力斯台设施农业园区、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设施农业园区、葛根庙设施农业园区和斯力很先锋设施农业园区设立了20栋示范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示范。引进、示范番茄黄瓜等14个作物新品种,秸秆反应堆、二氧化碳气肥等16项新技术,杀虫灯、补光灯等15种新配备,让设施农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展示应用培训的平台。

挖潜力,“农业+旅游”亮点缤纷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乌市在“旅游+农牧业”方面的探索已悄然起步。

站在义勒力特镇满都拉敖包山上鸟瞰,万亩绿色有机水稻尽收眼底,而就在那绿油油的稻海中间,用彩稻拼成的大大的“红城1947”字样醒目壮观,彰显了红色文化主题,成为农业水稻景观一道亮丽风景线。

不远处,占地85亩的稻作文化体验区同样吸引人,这里有800米长的稻田文化长廊,有用草绳编制的荷花、青蛙等稻田艺术品,更能看到26个水稻新品种和稻田养鱼、养蟹、水稻覆膜技术、水稻肥料试验等新技术和植物绿色防控新装备,这里将成为乌市旅游的新景观。还有设施农业休闲采摘园、开心农场、庭院经济、科技园区等带有乡土气息的农业景点可以参观体验。

依托优势资源,乌市深挖农业发展潜力,以“春体验、夏游园、秋采摘、冬休闲”为目标,倾力打造集水稻田园风光、特色旱田种植、农耕文化、设施农业休闲采摘、特色民族村寨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牧业,培植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发展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等新业态,做活“旅游+农牧业”的大文章。    (驻站记者谭艳丽   通讯员白雪梅)

编辑:于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