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经济周刊 产经科技

扎旗集聚本土人才 助推产业发展

2017-04-26 10:19 兴安日报

扎赉特旗不断完善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通过走出去、学回来,建热线、解疑惑,手把手、传经验,搭平台、聚合力的方式,鼓励本土人才积极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走出去、学回来,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2016年,传统种植模式受到了市场的严重冲击。在今年春耕来临前,扎旗各地纷纷组织本地乡土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通过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转变种植观念。

巴彦扎拉嘎乡组织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20余人,先后到科右前旗、突泉县参观学习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种植园、乡村旅游等项目,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新林镇为发展榛子林产业,实现建设“绿色银行”的目标,镇党委组织各村支部书记、种植户代表和优秀企业经营者,分赴辽宁省本溪市碱厂镇、吉林省敦化市、黑龙江省尚志市和哈尔滨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了解榛子、人参、黑木耳、秋葵种养殖技术、销售途径、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汲取成功经验。最终确定,每村至少种植榛子林100亩,作为育苗基地。

建热线、解疑惑,做农业技术的“风向标”

刘复伟在扎旗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是自治区级草原英才,他提出的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粮豆轮作、深松捡石、水肥一体化、配方肥推广、坡耕地治理7项技术措施,为推动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给农民开出的甜叶菊、水稻配方肥,很受农民欢迎。他作为扎旗唯一被聘为全区服务热线的农业专家,每到春耕时期,他的手机便成了群众的热线电话,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去年水稻大面积发生生理性赤枯病,每天接待农民咨询达20多次,并多次到现场指导农民防治,为农民挽回损失达200万元。为了将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落实到家家户户,刘复伟和扎旗的100多名农业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通过宣讲培训、现场答疑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农民达15万人次。

手把手、传经验,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有机蔬菜种植是音德尔镇的主导产业。提起有机蔬菜种植,当地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为他们蔬菜种植“土专家”张亚云点赞。张亚云是多年的致富能手、女能人,是镇里“农家讲堂”的一名“老师”。她凭借自己摸索,走出了一条科学致富的道路。张亚云利用种菜的空闲时间,把村里群众召集到自己的大棚里,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棚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定期为全镇的大棚蔬菜种植户讲解蔬菜种植技术。平时,只要蔬菜大棚种植户有了困难找到她,不论他们家住在哪里,也不论自己手中的活儿有多忙,她都放下自家的活儿,亲自到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菜农的眼中,不论多大的困难,只要这位“土专家”到场,就都会迎刃而解。在张亚云的带动下,周围蔬菜种植户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收入也明显增加,年增收万元以上。

搭平台、聚合力,做农业发展的“加油站”

这几天,在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党支部,农业服务中心与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召开几次产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依托合作社这个平台,根据该镇“一压三增”的发展思路,积极宣传全镇压减玉米种植面积和增加绿色水稻、甜叶菊、甜菜种植面积的种植业调整方案。积极宣传新形势下的各类惠农政策,并根据农户对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提出的问题,现场答疑、畅谈发展经验,引导农户正确认识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深入各村,针对村里的主导产业,讲解种植技术,深受群众欢迎。目前,该镇已举办技能培训18场次,受益群众达500余人。全镇玉米种植面积减到4万亩,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13万亩,甜叶菊种植面积增加到5.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到2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增加到2万亩,甜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驻站记者李静 通讯员高权)

编辑:于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