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经济周刊 生活导航

关于我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17-04-19 09:06 兴安日报

“十一五”以来,我盟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到了2015年,全盟粮食总产量创造历史最高,达到了136亿斤。

虽然,我盟粮食生产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逐渐暴露出我盟农牧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困扰着我盟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一是生产约束越来越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效益日渐下降,以人工为主的成本不断增加,农牧业面临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加重,特别是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同等级玉米为例,美国玉米漂洋过海到我国口岸后,每斤价格都低于我国自产玉米价格),调整结构迫在眉睫;二是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目前,我盟农牧业生产方式依然是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素质和带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据2014年统计,中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创造的价值只相当于美国的1%,全世界的64%,整个发达国家的2%。与国内二三产业一个劳动力创造效益相比也有相当大的距离;三是种植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以来,我盟玉米生产受价格效益拉动影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曾以“铁秆庄稼”的状态为我盟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到2015年,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一粮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玉米库存压力和加工、销售压力。据初步统计,全盟目前库存玉米达1200万吨,相当于全盟3年的玉米商品量(2016年,我盟玉米商品量为363万吨)。品质优良的大豆、马铃薯因利润空间太小、竞争力不强,面积持续萎缩。当前,我盟同全国、全区一样,农牧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已经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期,可以说到了历史发展的拐点。

因此,如何调整好种植业结构,既是各级农牧业部门的当务之急,也是广大农民首先需要精心谋划的大事。

按照《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所划定的范围,我盟是玉米主要调减区。以此为指导,今年我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基调是“减粮增特添饲草”。

“减粮”方面,首要任务仍然是在保证水稻、小麦生产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调减玉米,调减面积要达到90万亩,总面积要控制在950万亩以内。但调减玉米的原则是“有保有压”。

“保”是指保证种好第一、第二积温带的玉米。从国家对玉米的需求侧来看,包括我盟在内的东北地区玉米不是绝对过剩,而是劣质玉米过剩。以三等14个水的籽实玉米为例,国家收购价是每斤0.7元。按照我盟水浇地玉米平均单产1500斤计算,则每亩玉米可收入1050元;扣除投入成本350元,则纯收入可达700元。可见在玉米优势产区种优质玉米其收入还是可观的。所以,处于玉米优势产区的广大农民一定要坚定发展优质玉米生产的信心。同时要牢固树立科学种田意识,以此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

“压”是指压减我盟以陡坡地、干旱、冷凉区非优势区玉米面积,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作物或产业,把玉米结构调整与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密切结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

“增特”方面,即在非玉米优势区增加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要结合当地实际,非玉米优势产区压减玉米后要积极种植以绿豆、谷子、鲜食玉米、高粱、花生、甜菜、油葵、中草药材等特色作物。有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经验的农民最好走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之路,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条件好的农户还可在缓坡地发展以冷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通过春提前、秋延后等措施,种植叶类菜,也是一个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路径。

“添饲草”方面,要围绕我盟正在积极推进的肉牛、肉羊产业,在以高海拔、冷凉为主的第四、第五积温带,通过与养殖大户、养殖场签订订单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和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作物。

当然,无论是发展优质玉米,还是发展特色作物、发展饲草作物,都要坚持科学种田的原则、坚持围着市场转的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要积极寻求与当地合作社、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通过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形式,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放大农业生产效益,努力增加经营收入。(盟农牧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张金锁)

编辑:于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