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苍松劲 人间播爱翠柏青

发表时间:2017-03-17 15:22来源:兴安盟文明办

兴安盟尽责圆梦践行者

人物剪影 

巴图  男,80岁,蒙古族,兴安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退而不休,18年来在关工委的工作岗位上,不图索取、只讲奉献,带领老干部为未成年人捐资助学、实施德育工程、开展青年养羊致富项目等等,即使在查出身患两种癌症的情况下,他依然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积极投身到工作中,感动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共同做事、无怨无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兴安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岁月留痕苍松劲   人间播爱翠柏青

—内蒙古兴安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巴图事迹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问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每当吟咏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时,他——一个有着青松般坚强不屈的品质和无私奉献风格的老者——巴图就浮现在眼前,他以他对生命的豁达与博爱,对党的全部忠诚与热爱,对青少年事业的无悔付出与执著,对习书记“三严三实”的执行与落实,为这首诗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今年80岁的巴图老人,1997年从盟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下来后,怀着对青少年工作的热爱和强烈的使命感,他将全身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不讲报酬,无偿工作,默默一干就是19年。

19年的春夏秋冬,见证了盟关工委从办公设备简陋、下乡调研没车的窘迫到办公设备齐全、活动经费纳入财政的艰难转身;19年的风霜雪雨,见证了关工委组织和 “五老”队伍从小和少的维艰到现在几千和上万人积极参与的蔚为壮观;19年的暮霭晨昏,见证了兴安盟关工委事业从名不见经传、无人知晓的起步到现在受到热烈欢迎,获得自治区和全国关工委表彰的成功突围。与此同时,19年的辛劳也让巴图老人,白了头、弯了腰、驼了背,失去了五分之四的胃和宝贵的声带。挺立在他窗边的青松见证了他从老当益壮的康健到积劳成疾的瘦削;已走上工作岗位曾经的失学儿童见证了他往返城乡争取资金助学圆梦的艰辛,跟随着他风尘仆仆的布鞋见证了他用蹒跚的脚步带领青年农牧民养羊趟出的致富之路;外套口袋里的饼干和奶片提醒着他还是个身体没有完全康复的癌症患者。

2002年,在全盟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暨“双先”表彰大会上,做工作报告的巴图突然感到喉咙疼痛,大家也听到了他声音的沙哑,但他坚持做完报告,并忙完手头工作才跑去医院检查。拿着确诊喉癌的诊断书,全家人抱头痛哭,巴图老人强忍悲痛镇静地备好遗嘱,与全家人合影做最后留念。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巴图做了喉癌手术。可手术刚刚做完3个月,仿佛为了考验这个老党员的意志力和承受力,他又被查出罹患胃癌,胃被切除五分之四。短短的几个月,他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体重直降18斤。头发全掉光了,身上插着十多根导管,吃不进饭,说不出话,仅靠输液维持生命。这样痛苦的情况下,他没有想到自己,心里挂牵的还是他手中的工作。在病床上他用颤抖的手写下“请求辞去关工委职务,不要耽误工作”的字条,让在场人无不动容。单位不同意他辞去职务,他就开始努力恢复身体,盼着早点回去工作。         

病房里,切除了声带无法出声的巴图老人不仅自己努力康复,还坚持用纸笔与病友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顽强与病魔斗争。为了带动病友们战胜疾病、做生命的强者,病房中年龄最大、患病最重的他开始了表率作用。每天化疗后,虚弱得几近昏死过去的他,都不忘强忍着疼痛硬挤出一丝微笑鼓励身边的病友,他用纸笔告诉大家:“今天又战胜了很多坏细胞,我赢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钢铁般顽强的意志使他战胜了病魔,患病最重的他最早获准出院。

“人总有一死,死得其所就行”,正是这种大无畏的坚强、豁达和无私忘我的精神化作了坚强的力量支撑巴图走过了最煎熬的岁月。凤凰涅槃后的浴火重生,使巴图老人这棵苍松在风雪和岁月的洗礼中屹然挺立起来,2003年3月,刚刚手术一年的他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他心爱的岗位上,他说:什么都可以耽误,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工作可不能耽误。于是他用他并不强壮的身躯又开始了遮风挡雨、播洒爱和希望的工作。

    要问松高洁  无须雪化时

2004年兴安盟关工委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年国务院的8号文件里提出了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巴图老人从中看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壮大的新希望。他对关工委的其他人讲:“我们老同志要响应中央的号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争取今年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关工委的行列”。

说这番话时,他似乎忘记了他是个经历了两次大手术,没有声带,说话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发出微弱、嘶哑声音的老人;

他似乎忘记了那每天需要吃5-6顿饭的胃和被再三叮嘱不得过度操劳的医嘱;

他似乎忘记了申请自治区示范关工委的严格条件,配套软硬件设施和各种材料的搜集整理等巨大的工作量,他瘦弱的身躯怎能承受得了呢?

不,他都没有忘记,他说,“人不要等着死,要干着死;我觉得,人死灵魂是不死的,应该为社会留下一些值得怀念的东西。”正是怀揣这个信念,每天他参与策划、参与讨论.只有在工作空余时间,他的精神才好像回到他的身体上,拿出冰冷的鸡蛋,用热水冲一下,作为他的第三餐或第四餐。他的“拼命”精神感动和带动着身边的老同志。整理资料、安排活动,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们硬是凭着一腔热情和使不完的干劲,为兴安盟关工委争得了“自治区示范关工委”荣誉称号。

2005年冬夜凌晨两点,白城火车站开往呼和浩特方向的候车室里,惨淡的灯光下一个头发花白、身体瘦弱的老人正打着盹,他要借着等车的时间休息一小会。因为上了火车,他也不能安稳地睡觉,这一晚他还要遵照医嘱吃三、四顿饭,这是他为了不在工作期间病倒而对医嘱唯一的一次妥协。这个老人就是巴图,自带的凉鸡蛋、温吞的小米粥,就是他的加餐。那一年为了申请在兴安盟实施农村牧区培养青年农牧民科技致富带头人项目,他多次赴呼和浩特争取项目经费。依照他的级别和资历,往返都可以乘坐飞机,但他为了给关工委节省经费,每次来回都坐火车,住便宜的小旅店。经过多次请示汇报,他终于争取到35万元专项资金。35万元,让很多财大气粗的人呲之以鼻,可这却是一位耄耋之年老人无数次奔波争取到的。巴图老人精心设计方案,将这笔钱每一分都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全盟设立了四个项目区,选定了80个青年项目户,为每户无偿投入5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和1只乌珠穆沁种公羊。2007年初,他又争取来10万元资金,选定20个项目户,每户投放绒山羊10只。经过八年四轮的滚动发展,最初投入的400只基础母羊已繁殖成3700多只。培养出200多名养羊致富带头人,养羊的青年农牧民年均纯收入10000元左右。项目户青年人杨继国激动地说:“关工委给我们送来了聚宝盆,还教给我们致富经,我们过上好日子不能忘了关工委巴主席这些老同志啊!”

正是这样一个将党的前途、党的命运以及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融入血脉的老人,以他身上闪耀着的忠诚敬业、无私奉献、正直高尚、品质高洁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同志们的一致赞誉。2005年6月,他被中国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2007年8月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被自治区党委和盟委行署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10年11月被评为兴安盟首届“感动兴安人物”。2014年6月,内蒙古《实践》杂志全文刊登了巴图老人事迹。2015年1月被评为“全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人不要等着死,要干着死;我觉得,人死灵魂是不死的,应该为社会留下一些值得怀念的东西。”巴图老人朴实的话语里藏着千钧的重量,虽然这声音来自没有声带的嗓子,听起来微弱嘶哑,但对于任何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来讲,这声音都足以震撼灵魂!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青松冬夏常青……”这首歌是巴图老人能大声唱歌时,最喜欢的歌,现在虽然不能唱,却仍然是他最喜欢听的歌。他就似那风雪中傲然屹立的青松翠柏,透过微薄的雪露出的那浓浓的绿,在阳光的辉映下,夺目闪亮!

编辑:杜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