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前旗旅游扶贫在精准上发力

2016-07-25 18:28 兴安日报

本报讯(驻站记者时秀霞)“前几天的那达慕大会上,租用札萨克图服装拍照的游客一个接一个,那套王爷服一天就挣了500多元!”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白音乌拉嘎查牧民朵兰会后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和记者攀谈。在7日举办的白音乌拉嘎查农牧民那达慕大会上,朵兰凭借租售精美的札萨克图服饰赚了3000多元,周边牧民借助这个平台也都有几百元到上千元的收入。

近年来,旅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游客已经从最初期盼出行的朴素愿望,向追求品质、渴望深度体验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

前旗现有贫困人口29395人,贫困发生率10%,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如何让旅游成为贫困人口在家门口脱贫的手段?桥梁就是特色路子!在扶贫攻坚中,前旗注重“资源与市场对接、一产与三产融合”,着力抓好农牧业、农村牧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就业、入股、销售特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活动,把贫困户挂钩在特色旅游发展路径上,从而既能实现扶贫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又能因为有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在前旗,并不单纯是做生意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文化引领一种人文情怀。”朱斌以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经营的“孛儿只斤部落”。她告诉我们,草原生态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每到夏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游客就会像“蜜蜂一样逐花而来”。忙时,她的部落一天有十几桌,毛利润算下来近万元。

前旗通过发展旅游精准挂钩5000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的17%。同时,也把异地搬迁和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安置异地搬迁群众1000余人。游客观美景、品农家菜、尝试马帮穿越,还能实现地块认领、农耕游牧体验、亲子活动等,干农家活,学农家技,感受农牧养生,乐了游客富了农牧家,保证了贫困户能致富、稳致富。

为了促进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前旗以“红色”引领,用“绿色”辉映,创新“九宫格”式旅游格局,即借助前旗各乡镇苏木旅游资源,结合传统节日和小长假,做到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设立科右前旗九站式旅游节庆活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草原旅游、乡村旅游相互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前旗已接待游客33.0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52亿元。

同时,以巴拉格歹乡、察尔森镇、乌兰毛都苏木为旅游集散中心,结合特门嘎查、满族屯嘎查、草根台嘎查等9个国家旅游扶贫嘎查村,建设旅游通道和环线,从牧家乐、乡村民宿、家庭生态牧场做起,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及“集体+公司+旅行社+农村合作社”协作模式,基本构建了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正在逐步实现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等目标,推动前旗旅游业的发展,使地方经济快速推进、贫困农牧民收入持续提高。 

编辑:朱连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