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文化旅游

铭记历史警醒未来

——读冯学忠先生《“中村事件”揭秘》

2016-07-07 17:16

28

把真相告诉给人们,是历史学者的责任与担当,因为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所以我说真相为贵。

为故乡的民族英雄点赞

近日有幸读到历史学者、史志专家冯学忠先生刚刚出版的《“中村事件”揭秘》一书,终于把“中村事件”的历史真相还原给了读者。因为过去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所有版本,乃至亲手斩杀日寇间谍中村震太郎的民族英雄关玉衡本人,也处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需要,未把真实历史细节全部写出来。

作为日寇侵华“三借口”之一的“中村事件”,发生在1931年6月25日的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的宝河屯。当年驻扎的兴安屯垦军第三团团长关玉衡上校面对日寇由来已久的野心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残忍和暴虐,大义凛然的挺身而出、当机立断,挥刀相向,亲手砍下了日军间谍中村震太郎的头颅,并且勇于和日本人当庭对质。我为在家乡的土地上出现这样一位英雄感到骄傲与自豪。

英雄的壮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蒋介石公然电令张学良杀掉关玉衡,以讨好日本人;日寇将其四弟关瑞殍活活钉死在宁安县城南河沿火磨楼上;将其二妹夫酷刑致死;其妻子和女儿惨死在逃亡途中;其父经不住沉重的打击而气绝身亡。英雄关玉衡在家破人亡之际将其幸存的三个儿子托孤于北京香山慈幼院,毅然决然地又奔赴抗日前线指挥杀敌。正如本书在“决定对质”一节中所说“历史可以无限残酷,但也因其残酷,才映衬出人性夺目的光辉”。

沉重的历史记忆 警醒的现实意义

“中村事件”不是个体的历史,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作者以广度的观察、巨大的历史广角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揭露。本节以“田中内阁”“三次东方会议”开头对“中村事件”发生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以纪实的文体、记叙的手法娓娓道来的。读者有时要忍不住发问:日本陆军大学测绘系毕业的中村震太郎怎么就成了“农学家”?既是农学家又为什么绘起驻军地图?中村震太郎等四人在承认自己是军事间谍后又拒绝签字画押并大打出手,日本公使林久治郎却又无耻地说这是武士道军人的一贯作风。中方的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拍案而起:“公理何在?是的,难道允许你武士道屠杀中国人,就不允许我们砍你的头?!”

原来这个一向恩将仇报的“怪胎”从戚继光时代就开始逆天而行。从“甲午战争”到“东方会议”;从“田中奏折”到“九·一八”事变;从“卢沟桥”事变到“偷袭珍珠港”乃至到今天军国主义的借尸还魂。读者不仅要问:难道二战的原子弹、东京大审判的“绞刑”都被他们这么快就忘记了?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族群?读过此书偶然让我想起在哈拉尔格(黑龙江江桥)的马占山将军纪念馆里看到田中内阁的御前会议的一幅照片之下,一位作家写下了两句留言:日本强盗豺狼种,国策灭我东三省。其实,何止是东三省?书中给予了无情地揭露,这又是这本新书问世的社会价值所在。

秉笔直书 彰显求实勇气

当我又是第一次知道斩杀中村时,在场参与全过程的屯恳军三团一营营长陆鸿勋后来投降日寇当了伪军,被发现逮捕后处以剐刑,由中村震太郎之子亲自操刀零割八十一刀致死时,从心底里感到震动。陆鸿勋不识日寇真面目,自投罗网把命丧。作者将此篇作为前后呼应启发自醒,是别有意义的。为了搜集历史真相,作者两赴沈阳、三去长春、四到黑龙江,用脚步丈量白山黑水,数次走进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成百上千次地翻阅历史资料。在古旧书摊上蹲的两脚发麻,一边翻书一边啃面包,谁曾想这就是一位历史学家。他如获至宝地捧回近50万字的关于“中村事件”的历史资料。他拒绝尘俗、恪守清淡、远避尘嚣,一心为史,历经30载,采访数十人,自己掏腰包3万余元,退休至今生活仍是那般布衣布履、泥土一色,可见内心深藏着的家国情怀是多么坚定。

编辑:白莹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