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棚改落地“有声” 百姓幸福“加码”

———看乌市绘就民生棚改发展新画卷

2016-05-12 19:26 兴安日报

“要不是有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我们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住上楼房呢。原来我们家的平房才40平方米,如今我们一家住上了60多平方米的楼房,干净敞亮不说,冬天还有暖气,再也不用生火烧炉子了。”谈起现在住的楼房,乌兰浩特市山城路富雅花苑小区居民刘德山感慨地对记者说道。

2014年5月,乌市全面实施城南片区、山城路片区等1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年累计签约8973户、63万平方米。2015年,山城路二期、红联花园等20个项目同步实施,涉及14799户、151万平方米,综合签约率达到100%,全城联动、强势推进的棚户区改造局面已经形成,棚户区居民的“安居梦”正在快马加鞭地实现。

思路一变天地宽

“棚改是撬动棚户区群众幸福‘安居梦’的支点,不仅要让他们住得上,还要让他们住得好。”乌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永久说。

2014年以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乌市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形成了抓棚改就是抓机遇、抓棚改就是抓发展、抓棚改就是抓民生、抓棚改就是抓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成功路子,开创了棚户区改造的新局面。

按照政府主导、全局谋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乌市采取更新改造、异地安置和现状提升三种方式,计划总投资142亿元,到2018年前基本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任务。

乌市将棚户区改造任务细化分解到全市80多家单位,采取“市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点、党员干部包户”的“点、线、面”工作法,以“百日攻坚”“大会战”等方式,立足全局谋划,改变了以往“零敲碎打”的模式。在城南、城东、城西3个片区设立指挥部,抽调700余名精兵强将充实到棚改一线,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合力。

改一片、成一片、美一片。乌市将棚户区改造与统筹推进城市化相结合,做到棚户区改造与基础设施配套、绿化美化亮化、物业服务等同步推进,尽最大可能退房建楼、退房还绿、退房还路、退房建园。棚改实施两年来,乌市新增绿地面积达324万平方米,建设公园广场绿地10余个。

凝心聚力强势推进

解决“钱从哪儿来”是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实施棚户区改造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为顺利推进棚改工作,乌市切实打好棚改融资“组合拳”。

从入户调查、政策宣传到协商标准,从抓阄选号、签订协议到定面积、选楼层……步步按规执行、依法操作。统一政策标准、统一征收模式、统一回迁安置、统一安置补偿标准……阳光操作、不留死角。

乌市创新征收方式,由传统分散拆迁向集中和谐征收、依法征收转变,制定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等系列文件,为棚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同时,坚持依法征收与协议征收同步推进。自2015年以来,共实施依法征收12次,执行87户,征收土地和房屋5万多平方米,构建了公平正义的征收环境。

乌市坚持多元化融资,积极申请贷款,吸纳社会资金,政府统一征收,缓解了资金压力。经测算,乌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后,可新增建设用地904万平方米,腾出公共用地489万平方米,对已形成净地的地块尽快挂牌出让,及时收回成本,用于棚户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将已收购的7961套房源全部用于回迁安置。

蜗居已成记忆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厕难、吃水难、取暖难……说起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人们常常这样辛酸地概括。

“那几年做梦都想住楼房!”山城路棚户区居民顾世清毫不掩饰地说着他的“安居梦”。

“去年我家的破旧平房拆迁了,回迁安置到这个小区,虽然居住平数没有原来的大,但省下了房子的装修费用,等于是一分钱没花就住上了楼房,这多亏了政府实施的棚改惠民政策。”如今,顾世清和他的老邻居们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山城路棚改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87平方公里,涉及改造棚户区3945户,共分两期组织征收和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7亿元,是乌市迄今为止最大的棚改项目、民生工程。自2014年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工作推进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剩余未完成签约房屋不足150户,一期回迁安置楼已全部投入使用。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预计到2016年底,乌市将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1万套、60万平方米以上,将惠及4万多居民,其中包括3万多棚户区居民。(驻站记者 姜丽艳 通讯员 姜万喜)

编辑:朱连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