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扎赉特旗

驻进百姓心 共建新家园

2016-04-21 11:07 兴安日报

本报记者 邹吉星

一本厚厚的驻村日记,记录着扎旗巴彦高勒镇巴彦巨力河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洪波工作的点点滴滴。翻开细读,字里行间都是赵洪波对这个小村的深厚感情和对村民的浓浓情谊……

入户走访,帮助解决困难

“2015年9月7日,星期一。今天是我到巴彦巨力河村报到的日子。我初步了解了本村的概况以及村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进展情况。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我半点懈怠,而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角色、融入基层、深入群众。”——摘自赵洪波的驻村日记 

“赵书记刚来我们村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可那几天我没在家,为了详细了解我家情况,他前前后后跑了五六趟。他还给了我一张联系卡,让我们有困难就找他。”日前,记者来到巴彦巨力河村80岁老人白云胜家,他指着镜子上A4纸大小的干群联系卡乐呵呵地说。

赵洪波入户走访的同时,还帮助村民解难题。患有风湿病的白云胜和老伴赵桂珍住在危房里,赵洪波了解情况后,优先为他们家办理危房改造手续,让两位老人搬进政府出资新建的坡顶瓦房;村民陈强家耕地少、欠外债多、生活困难,赵洪波帮助其发展庭院经济,提高收入;村民丁文建种的芹菜长了虫子,赵洪波为其联系果蔬种植专家并在村里举办了“大棚蔬菜虫害防治”讲座……短短一个月时间,赵洪波不但融入了基层,更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强化管理,巩固建设成果

“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今天是宝贝女儿的生日,可我却没有陪在她身边。为了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长期发挥作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日常管护工作刻不容缓。我深知成果来之不易,要尽快制定好具体管理办法,让后期管护工作走上正轨。”——摘自赵洪波的驻村日记

曾在巴彦巨力河村生活过的王森淼在快板书《巴彦巨力河村谈变化》中写到:“巴彦巨力河村天地变,排排瓦房真亮丽,白墙蓝顶鳞次栉比,精装修来细护理,家乡变化确实大,我们一起爱护她……”如今的巴彦巨力河村实现了大变样,灰突突的沙石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盟社保局干部职工捐赠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图书文具,让村幼儿园孩子们乐翻了天;新建的两个便民连锁超市分别坐落在村子的东西两侧,方便了村民;标准化卫生室的投入使用,让村民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那么,如何加强后续管理呢?赵洪波把村民分成十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建立组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广泛宣传“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办法。同时,与自己的工作单位盟社保局联系,在村道路两旁安放环保垃圾箱40个。在赵洪波的不断努力下,村民的素质大幅提高,整洁的村容村貌得以保持。

发展产业,提高村民收入

“2016年4月14日,星期四。又到备春耕时节,在今天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人提出去年玉米价格下降,收入随之减少。我意识到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提高村民收入,扩大‘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果。”——摘自赵洪波的驻村日记

在巴彦巨力河村农业园区,150栋温室暖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种植户王清文说:“赵书记鼓励我们发展设施农业,通过种植香瓜和油桃等反季节瓜果,不断增加收入。”

除了发展设施农业,赵洪波还带领村民发展舍饲养羊项目,还为村文化室购进一批关于舍饲养羊的书籍,以便养殖户学习。目前,巴彦巨力河村已有100余户村民发展养羊业,户均增收3万元左右。

巴彦巨力河村有一片洼地,只能种植生长期较短的经济作物。赵洪波在查阅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后,准备将这片洼地改造成1000亩水稻基地。

“接地气才能受尊重,服水土才能得民心。”这是赵洪波写在驻村日记封面上的一句话。为了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赵洪波依然扎根在巴彦巨力河村,不停地忙碌着。他驻村日记上记录的事儿也越来越多,但不变的是那深深的为民之情。

编辑:全海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