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地方频道 扎赉特旗

人勤春来早 备耕正当时

——扎旗各地调结构备春耕掠影

2016-04-07 10:41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了一幅人勤春早的“新春”图,也勾勒出了一个生机无限的美好之年。今年,扎旗备春耕生产着重抓好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在“调减”上做文章,在备春耕上下功夫。目前,扎旗种植结构调整蓝图绘就,春耕生产物资已全部到位。

扎旗瞄准调结构备好春耕“课”

本报讯(驻站记者白玉亮)3月30日,记者走进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鲜光嘎查的智能浸种育苗基地,工作人员正进行稻种装箱,正式开始了2016年的水稻集中浸种催芽工作。

入春以来,扎旗抢前抓早、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掀起备春耕生产热潮。

瞄准市场需求抓好种植结构调整

往年备春耕的重点是贷款、农资加科技,今年备春耕,干部、农户琢磨怎么调结构才能增效益。去年入冬以来,扎旗广大干部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近年来玉米价格走低,调整种植结构,完成从常规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扎旗农牧业和科技局局长孔繁玉说。据孔繁玉介绍,今年备春耕期间,扎旗将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种植业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步伐的思路贯穿到备耕工作中。领导干部没有简单地说让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而是积极组织农技服务、政策宣讲小分队深入一线,为农民讲解新形势、新政策,引导农民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耕地土壤和区位特点,不跟风,适合种植什么就种植什么。

“春节过后,我们就到各村开座谈会、讲政策,看看农户有啥想法。我们要帮助农户转变观念,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首先要调优结构,去年以来玉米价格低库存量大,今年必须把普通玉米种植面积降下来。”扎旗巴彦扎拉嘎乡党委书记陈庆华介绍说。 

今年,扎旗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玉米种植向高效作物种植调整20%,发展高效特色农业117万亩。其中新增水稻种植面积7万亩以上,种植甜菜、甜叶菊各5万亩,发展绿色有机农业3万亩,建设水稻浸种催芽基地4处共7100平方米,覆盖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

多部门联动加快资金物资准备

连日来,在扎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库房内,几名驾驶员正在忙着检修农机,一台台调试完毕的“大铁牛”蓄势待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扎旗各涉农金融部门利用今年信贷规模宽裕、生产贷款资金充足的契机,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贷款、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等形式,加快信贷投放进度,为春耕生产提供信贷保障。粮食部门积极协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加快余粮变现,使农民有充足资金用于备春耕生产。供销部门积极做好市场预测,及时向农民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抓住时机加快化肥、农膜、农药购进速度。

突出提质增效加大农技推广服务

近日,在巴彦扎拉嘎乡会议室,扎旗农牧业科学和技术局科技下乡服务队科技人员向农民传授水稻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选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特色种植、地膜玉米及膜下滴灌技术等知识,课堂上学习气氛浓厚。“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开展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新良种、新科技。”扎旗科技下乡服务队负责人介绍说。

扎旗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科技之冬”“备春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通过“农技110”专家热线服务和电视讲座、下发资料、下乡巡回授课、举办科技大集、技术咨询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春耕前将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2万人次。

目前,扎旗正在落实各作物种植面积,土地规模经营落实到经营主体、面积、地块,全面搞好农机具检修。力争4月10日前完成大田种子、化肥、柴油等生产物资准备,4月15日前完成旱田整地工作,达到待播状态,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

音德尔镇因地制宜多路发展

本报讯(驻站记者殷淑娟 通讯员刘庆杰)“今年我把家里的旱田全部加入了合作社,进行旱改水’,自己不花一分钱,改完以后要比种植玉米大豆收入多,多好的事儿啊。”3月29日,音德尔镇红卫村“旱改水”项目田作业现场机声隆隆,该村的土地流转户杨兴承担着现场施工监督的责任,看着一台台施工机械正在快速、有序地施工作业,他的脸上满是笑容。

音德尔镇红卫村在2013年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800亩旱田进行“旱改水”的试验种植,并取得成功。今年红卫村加大力度,流转了3000余亩旱田进行旱改水”,合作社一方面按照市场行情付给农民土地流转的费用,另一方面让流转土地的农民成为工人,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

今年,为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音德尔镇在稳定89.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逐步推进种植结构多元化,因地制宜推广种植20万亩经济作物,通过实施“旱改水”、农业开发等项目,力争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杂粮杂豆8万亩,甜叶菊、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重点发展6个特色种植基地,即1万亩高标准“旱改水”基地、1万亩甜叶菊种植基地、5000亩谷子种植基地、1000亩苋菜种植基地、100亩大球盖菌菇种植基地和300亩旱作水稻试验种植基地;大力推进“一园三带”建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设施农业园区为中心,扩建设施农业1000亩,新建大棚300栋,将瓜果蔬菜、花卉栽植和甜叶菊等高效农业向庭院转移。维修维护老园区现有的大棚,提升种植效益。沿音江公路两侧13个村,打造3万亩油料作物种植示范带。围绕鲜光水稻催芽浸种基地,打造周边4万亩绿色水稻种植示范带。在音德尔至阿拉坦花公路沿线的15个艾里,因地制宜发展种植青贮玉米、绿色果蔬等庭院经济,打造一屯一品庭院经济示范带;积极探索新型种养结合模式,推进“一心两区”建设。该镇借助蒙羊集团入驻优势,以聚宝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茂力格尔嘎查肉羊养殖示范区。同时,在玛尔吐嘎查、白音花嘎查为蒙羊集团规划1万亩草场,形成覆盖阿拉坦花嘎查、巴彦扎拉嘎嘎查等15个嘎查村舍饲养殖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肉羊养殖。

新林镇备耕生产科技先行

本报讯(魏苏旦 李晓艳)春耕在即,新林镇的群众忙得不亦乐乎,灭茬的、捡秸秆的、撒农家肥的、育苗的、购买种子化肥的、“扎堆”学习以及上网学习种植技术的………

对于新林镇而言,最基础的产业是农业,最紧迫的任务是抓备春耕。针对春季回暖早的实际,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切实加强对春耕生产的领导,立足一个“早”字,积极抓好备春耕生产,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到早部署、早计划、早落实。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科技培训跟踪指导,确保备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多年来,群众一心向土地要效益,过分施用化肥农药。为了保护利用黑土地,新林镇党委政府实行“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战略,本着“重点突出、综合施策,统筹安排、连片实施,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施用农家肥、粮豆间作、秸秆还田、深松等一系列措施,抓实、抓好此项工作,实现“藏粮于地”的目的。该镇振兴、新林、山林、罕达罕四个专业合作社与东风村散户100多户集中连片实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总计实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1万亩。截至3月29日,积攒农家肥1.9万立方米,通过了上级业务部门检尺验收。新林村主任谭德新看着高高的大粪堆感慨地说:“种多少年地了,积肥攒粪国家还给补贴,党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新林镇的群众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他们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新林镇党委政府抓住科技培训不放松,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多部门服务春耕生产的网络体系,选派技术精、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各村工作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春耕技术服务队,深入各村屯举办“春耕课堂”,为农民群众传授科技兴农技术。目前,全镇共有2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各村屯,已开展田间培训40多场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20多个。该镇共有耕地40万亩,通过宣传产业结构调整意义与国家现行农业政策,实施“旱改水”1万亩,发展黑土地保护种植有机绿色高油大豆1万亩、小杂粮6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

胡尔勒镇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

本报讯(张义国)2016年,胡尔勒镇加大了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群众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在农业上,计划种植甜菜2000亩、杂粮杂豆等8万亩、水稻1万亩。巩固和完善浩斯台嘎查5600亩“旱改水”项目,计划在6个嘎查新开发建设水田7800亩。依托饲料加工厂种植青贮饲料4万亩,在浩斯台嘎查发展林下蘑菇种植。通过这些措施,总体上实现玉米种植较去年减少5万亩的目标;在养殖业上,巩固肉羊、肉牛专业养殖基地。以牲畜育肥、交易市场、饲料加工厂建设为重点,扶持查干珠日和等嘎查发展小区规模养殖,满都拉图等嘎查养羊专业村散户舍饲养殖。采取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杂交杜泊羊,清除劣质种公牛。全镇实现年育肥牛1.5万头、育肥羊3万只。

好力保镇结构调整提升种养品质

本报讯(驻站记者赵瑞 通讯员白玲)入春以来,好力保镇通过开展各类种植技能培训班,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在巴岱村开办的甜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上,农户任荣宝和李春钢现场就与相关企业签订了甜菜种植合同。任荣宝说:“去年看到有人种甜菜效益不错,我也想试试。而且听村里宣传说还有政策支持,我挺有信心。”

2016年,好力保镇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至9.9万亩,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甜叶菊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甜菜、红干椒、有机谷子、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使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7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5%。推动传统产业向特色、优势产业转变,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好力保镇已经完成甜叶菊和甜菜的订单合同签订。

近日,在五道河子村鑫河良种肉羊繁育改良场内,理事长杨兆林和技术骨干正在圈舍内观察新出生羊羔和母羊的状态。“现在我们这里的寒羊存栏500只,其中母羊近300只,通过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繁育羔羊200只。通过改良的品种抗病率高,肉质提升了,生长周期比较短,经济效益自然就显现了。”杨兆林介绍说。2016年,好力保镇计划新引进种羊和育肥羊6000只,育肥牛300头,培育多个养殖村,着力推动牲畜品种改良,加快新型农区畜牧业发展。

好力保镇是农业大镇,有丰富的秸秆资源。近两年,借助这项优势,充分利用五道河子村、古庙村、巴岱村3处颗粒燃料厂,强化秸秆转化利用。2016年,计划使三家工厂年加工量达到1万吨,促进农业生产向生态化发展。

如今,好力保镇把产业调整与培育作为全镇的亮点工作来抓,着力提升农业生产品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产业品牌,不断提高全镇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巴彦高勒镇土地流转转出新路

本报讯(驻站记者廉辉 通讯员丁文丽)连日来,巴彦高勒镇胜利村义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田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义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勇正在指挥农机手进行土地整理,他望着轰鸣的联合整地机高兴地介绍说:“土地整理后,紧接着建设排水渠,很快我们就能看见一片片方形的田地,待季节适宜时,灌上水就可以插稻秧了。”

义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今春成功流转土地5000亩实施“旱改水”,138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目前正在整地育苗。计划到明年“旱改水”面积达到10000亩,吸纳更多群众入股发展规模水稻种植。同时组建成立水稻加工厂,培育绿色有机水稻品牌,解决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对于未来的发展,刘志勇信心满满。

胜利村部分耕地处于地势低洼易涝地带,种植大田玉米连年欠收,如何解决各村低洼田低产值的瓶颈问题是巴彦高勒镇党委政府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2015年初,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镇村两级把水田开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充分借助旗委政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政策机遇和本地资源优势,以“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重点发展以绿色水稻种植为主的“旱改水”项目,全力打造一批集“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为一体的“旱改水”项目示范村。目前,该镇胜利、建设、巴彦高勒、石头井子、永发等村都已见雏形。

“过去这里都是低洼易涝地,春季不能及时进行播种,汛期排水又困难,农户种过玉米,收成不好。所以我们决定进行‘旱改水’改造,种植水稻。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由合作社统一经营,这样不仅能旱涝保收,产出率也会有明显提高。”胜利村周一民书记的话可是说到点上了。

通过改造,全镇新增水田2.2万亩,土地承包费增长1倍以上,水稻亩产可达750公斤,每公斤水稻售价在3.2元左右,除去亩成本1400元,每亩纯收入1000元左右,总产值可达5280万元。通过种植水稻,使老百姓真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走上富裕路。

编辑:白莹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