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安厅提醒:一定要小心这几个骗局!!!

小心被骗 警方发布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1月21日上午,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宣传活动在首府举行,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对外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提醒人民群众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信用卡“后三码”莫泄露

2015年3月,陈先生在市场购买商品时,被服务人员领到POS机处刷卡。服务人员称,他们公司与各大银行有合作,消费者购买产品,只要留下信用卡的卡号,他们公司可以凭卡号到银行去报销。陈先生没有多想,就让服务人员用手机拍下了信用卡正面和背面的照片。几个月后,陈先生在还款时发现,信用卡上的透支额度被全部使用。

警方提示:信用卡有离线支付功能,即使没有密码也可以进行交易,而关键就在于信用卡背面签名条附近的3个数字上,银行业内人士称之为“后三码”。犯罪嫌疑人有了信用卡卡号与“后三码”,可以利用离线支付的方式,盗刷信用卡。因此,要保护好信用卡背面的“后三码”。

切勿点击短信中网址链接

2015年4月,张女士接到一条看似银行客服电话发来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用户:您的积分可以兑换200元话费,明日即将过期,请尽快登录手机银行网站进行更改兑换。”张女士看后,就用手机直接点开了短信上的网址链接,并按照提示输入了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5分钟后,她的手机传来短信提示,信用卡被消费了5万元。此时,张女士才警觉自己受骗了。

警方提示: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于以“95xxx”开头的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比较信任,接到这样的号码,大多数人都会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警惕性。但是诈骗分子可使用改号软件将电话号码改为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打着“系统维护,更换密码令”、“某某商场大额消费”或者“积分兑换礼品”的幌子,利用伪基站技术向用户推送假冒的银行官方网站链接的短信,而用户一旦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极有可能泄露用户名、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导致信用卡被盗刷。如遇到上述情况,建议持卡人向发卡行官方客服热线进行确认,切勿直接点击短信中的网址链接。

免费wifi谨慎接入

2015年12月,赵先生到深圳出差,回家后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了2万元。因信用卡一直在他身上,赵先生十分疑惑。经过民警调查发现,赵先生在深圳火车站候车时,用手机搜索到一免费wifi信号,并进行了链接,还登录淘宝进行了购物。民警由此判断正是免费的wifi趁机盗取了赵先生的信用卡信息,进而盗刷了他的信用卡。

警方提示:有些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一旦被不法分子置入木马病毒,信用卡持卡人使用该wifi再登录网银,犯罪嫌疑人就能通过黑客程序记录下信用卡的卡号密码等信息,达到盗刷信用卡的目的。所以,在登录网银时,要在安全的wifi环境下登录,不要随便链接不明来源的免费wifi。

小心二维码陷阱

“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赢取百万大奖”,2015年初,谢女士在路边的一台ATM机旁看到了这样的一条广告,而且广告下面还附有一张二维码。谢女士顺手用手机扫描了一下,并按照提示下载了一款“APP”软件。但是谢女士没有想到,没过一天她的信用卡就被盗刷了。随后,谢女士到手机维修店,将手机内所有程序全部格式化后才敢继续使用。

警方提示:现在,有些犯罪嫌疑人使用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将黑客病毒程序链接在二维码上。如果信用卡使用者接触到了类似的二维码并进行了扫描,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将黑客病毒植入持卡人手机中,从而在短信、微信等文字记录中搜寻手机号、卡号、身份证号、密码等私人信息。用户在扫二维码前,应核实其来源,选择正规的途径及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电话告知信用卡提升额度

2015年10月的一天,刘先生接到了银行客服电话,说由于他的信用良好,可以将他的信用卡额度提升至10万元。因为对方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刘先生也没有多想,就将自己信用卡的卡号、验证码及背面的校验码等资料告诉了对方。不久后,刘先生的信用卡就被盗刷了。

警方提示:银行或信用卡机构的服务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向客户索要密码、卡号或者身份证号。一旦对方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可判定是诈骗信息。

网购彩票慎入

2015年8月,鄂温克旗居民罗某在QQ聊天中被拉入了一个名叫“财源滚滚”的聊天群,群里经常发布一些彩票中奖号码,每次预测都很准。心动的罗某也注册账户并充值了5000元,买了几次并没有中奖,就添加技术员为好友做指导,并又往账户充值1万元,结果每次中奖都达到千余元。初尝甜头的罗某开始自行购买彩票,但屡买屡赔。之后,急于回本的罗某屡次向其账户中充值,逐级聘请级别不等的理财顾问帮其制订彩票选购精准计划。之后,罗某赔了17万元,她联系到财务总管理,对方让她再充3万元,帮她把本赚回来。她告诉对方拿不出3万元后,对方关闭了平台。随后,罗某报了案。

警方提示:买彩票要到正规的彩票中心,不要和不熟悉的人玩金钱游戏。

称卡透支让按提示操作

2014年4月7日,满洲里市居民王某接到010-51559754打来的语音电话,称其在建设银行办理的信用卡透支3万余元,并留下了建设银行客服电话。王某拨打该客服电话,对方以王某个人信息已泄露,应对银行卡进行安全认证,需要输入“安全条形码”“验证码”等为由,让受害人去自动提款机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王某按照对方的电话提示对自己的4张银行卡进行了处理,第二天发现4张银行卡内的19.9万元不翼而飞。

警方提示:凡是电话提示让你按照他的指令在ATM机操作的,均可判定为诈骗。遇此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咨询。

克隆单位领导QQ

2014年8月6日,赤峰市某餐饮服务公司财务人员黄某报案,称当天10时18分许,其在互联网上接到QQ网名为“冷水晶”的信息,“冷水晶”系该餐饮服务公司运营总监付某的QQ网名,对方通过QQ聊天询问了公司财务账户余额后,又说公司有一个项目需要付款,并提供了一个银行账号和户名,要求往这个账号里面尽快汇款30万元。黄某汇款后, 打电话通知公司运营总监付某核对时,付某称根本就未让其汇款,黄某这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近年我区发生的100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受害人多数是单位或公司的财务人员,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分别发生过一次被骗90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与上述案件如出一辙,这些案件虽然已破获,但被骗资金早已转到境外,无法追回。警方提醒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如遇你的上级主管电话或网上指令你汇款,一定要再给对方打电话亲自核对,防止你的上级电话、QQ号被骗子克隆或冒用。

冒充军人采购物资

2014年9月28日,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一化肥销售商接到一名自称是库伦旗消防队工作人员杨某的电话,提出要购买化肥。在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对方提出还需要购买保水剂。受害人称其不经销保水剂,杨某称为了好结账,就让受害人进一些保水剂,并向其提供了一家名为“桑松科技有限公司”保水剂销售员电话号码,要求受害人在该公司购买保水剂后再转卖给自己。受害人与这个销售员取得联系后,分两次向该销售人员汇款共计12.33万元。之后,受害人到库伦旗消防队联系杨某时发现被骗,立即报了案。

警方提示:近年来,河南省上蔡县形成了冒充军人购买帐篷、对外发包工程、购买军队用品等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犯罪分子必然要给你指定供应商,让你联系他提供的供应商打款、购货。警方提醒市民,现在商家遍地,货比三家,没有哪个部队会让你订购军需品,遇此情况一是不予理睬,二是及时报警。

谎称是公检法人员

1月6日,二连浩特市居民刘某接到一陌生号码来电,对方在电话中自称是“上海市嘉定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并称刘某的身份证被盗用办理信用卡后被恶意透支,对方以保护刘某的其他银行卡内现金安全为由,要求刘某将卡内现金转入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期间要求刘某一直保持通话。刘某按照对方的电话提示转账19.8万元后被骗。

警方提示: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是近年来常见的方法。名目有涉嫌洗钱犯罪、涉嫌经济诈骗犯罪、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等,最终是要将你的钱存到他指定的银行卡上。居民接到此类电话,一是不予理睬,二是到公安机关报案。

文/北方新报记者 刘晓君 实习生 马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