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经济周刊 产经科技

沃野田畴起欢歌

乌兰浩特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纪实

2015-09-24 09:19 兴安日报 柳亚双,张金艳,孟庆梅

田野里,风吹稻浪,金灿灿的玉米丰收在望;大棚中,草莓硕果累累,葡萄甘甜可口;养殖场,规范整齐,羊肥牛壮……九月的红城大地,生动地演绎着现代农牧业进行曲。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现代农牧业的魅力如同跳跃的音符在这片热土上尽情绽放,演绎着华彩乐章!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以水稻、蔬菜、奶牛、肉羊”四大产业为载体,以发展城郊型精准农牧业为定位,调结构、壮规模、创品牌、扬特色。紧扣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主题,用工业理念谋划农牧业发展,全力打造城郊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探索出了一条由传统农牧业向城郊型现代农牧业转变的新路子。

调优结构——唱响现代农业主题曲

为打造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满足城乡居民“菜篮子”需求,乌市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全市现有温室3657栋,已投入生产2975栋,蔬菜种植近2万亩。

依托鄂尔多斯援建设施农业的有利机遇,在各镇、管委会培育蔬菜产业。目前,全市设施瓜果蔬菜合作社及蔬菜产业类专业合作社共计27家,拥有入社成员377户,设施大棚里主要种植葡萄、草莓、油桃、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水果,年产新鲜蔬菜3000万斤,实现产值6000万元,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有效拉动了城郊型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生态休闲农业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下,乌市充分利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以现代设施农业、蔬菜林果业等产业为依托,在胡力斯台、葛根庙设施园区打造了采摘园、生态园、休闲农庄等一大批休闲农业设施。园内菜苗青翠,果实累累;遮阳网、防虫网、调温、调湿、补光、通风等设备一应俱全。发展农家乐、农业体验游等多种形式休闲农业,在满足游客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休闲观光娱乐等需求的同时,给村民一个立体循环、科学合理的集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形成一个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

乌市继续全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快产业开发进程。今年,全市玉米种植5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3万亩,杂粮杂豆种植3万亩,依托岭南香、蒙兴、草原三合、北雁等现有水稻品牌,开发水稻产业新潜力,加快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0万亩。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抓好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

规模养殖——弹奏精彩田园新牧歌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乌市多措并举推进奶牛、肉牛、肉羊产业等特色养殖建设步伐。

在壮大养殖规模上做文章,鼓励牧民扩栏增养,实现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毫无折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行领导力量倾斜、政策扶持倾斜,对规模养殖企业、养殖户强化全方位服务,并通过养殖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优越的投资环境、利好的扶持政策、优良的技术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合作社和农户投资畜牧业,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目前,乌市已建成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年出栏200只以上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354个,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年出栏50口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全市现有各类畜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136个,养殖户近1.5万户。重点培育20个规模养殖示范场,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养殖档案,制定8项制度,实行舍饲养殖,提高秸秆利用率,引领带动全市养殖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规模上去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养殖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让老百姓赚到更多的钱才是硬道理。乌市一手抓养殖规模,一手抓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探索出一条创新养殖的新路子。今年,在抓好种羊场典型示范的基础上,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种羊78只。通过奶牛胚胎移植、肉羊高效反季节繁育生产,奶牛、绵羊人工授精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加快了畜禽良种化步伐。同时,在种草养畜、秸秆利用方面突破技术瓶颈,使养殖户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不断加大。

目前,乌市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6万头和32万只。今年,全市1万余户农牧民发展畜牧养殖,实现利润4800万元,人均畜牧收入突破4000元。     (柳亚双 张金艳 孟庆梅)

编辑:聂琳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