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经济周刊 产经科技

秸秆新用处摇身变为宝

乌市串起秸秆转化产业链加速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2015-09-18 16:08 兴安日报

在乌兰浩特市太本站镇秸秆转化加工厂内,工人们将玉米青贮秸秆填放到粉碎机里,随着机械的轰鸣运作,秸秆被粉碎并打包成捆。加工厂负责人安青春告诉记者:“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做秸秆转化,得到了村民的普遍认可。今年,我们已经具备生产秸秆转化设备的能力,目前生产的机械设备已经在乌市、前旗、中旗等地销售了60余台套。”

发掘秸秆产业化价值,全力推动秸秆资源产业化进程,这是乌市加大发展绿色新兴产业的重要一项。2013年乌市分别在太本站镇和义勒力特镇建设了秸秆转化加工厂,对秸秆转化的高效利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广作用。今年,乌市新建了8个秸秆加工厂,现已经全部建成投产,每年将新增24000吨颗粒饲料燃料和24000吨黄贮。

“每年秋收过后,都会剩下大量玉米秸秆,原来都是就地掩埋或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现在我们利用秸秆转化成颗粒,作为饲料喂猪,不仅节约了成本,猪还特别爱吃,长得可快了。”在乌兰哈达镇白音特布斯格嘎查,养猪大户格日乐正在给猪搅拌秸秆饲料,“用秸秆饲料喂猪还省钱呢,过去喂一口猪,一天的成本是12块钱,现在9块钱就够了,降低了不少成本。”

如今在乌市农村,秸秆转化已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农民开始将秸秆、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加工成燃料的秸秆成了生火取暖的清洁能源,又成了猪牛羊爱吃的“香饽饽”。

“通过转化后的秸秆颗粒可燃可饲,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和畜牧业养殖等。作为燃料可替代天然煤炭,用于做饭、取暖、烧锅炉。作为饲料,加工后可增加生物酶,存储一周后变成黄贮,增加7%的蛋白质,对家畜的生长、繁殖都很有好处。”乌市科技局局长林景晨介绍。秸秆转化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改善村居环境,通过秸秆转化,不仅能降低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将改善村居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今年,乌市将秸秆转化产业链条再次延伸,引进了总投资约5000万元的禾生源秸秆转化设备生产项目。该项目的压辊、环模双向互动式颗粒成型机技术,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项目于7月初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厂区围墙、大门、临建房和厂区地面硬化工程等,目前正在安装厂房钢结构,机器设备已订购,待厂房建成后即可进行安装,计划10月初建成投产。截至8月10日,已完成投资近2000万元。投产后,项目年生产秸秆转化成套设备500台套,产值5000万元。

乌市将秸秆转化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相结合,在做好新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的同时,开展不同模式的示范推广。为鼓励村民使用秸秆转化设备,乌市财政专门安排资金用于农民购置安装颗粒燃料炉具补贴,每户补助资金2000元。另外,设备生产厂商可将设备送到村民家中进行安装、调试,还可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随着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不断扩大,乌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秸秆转化的一条龙服务,从生产到加工再到使用,村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这项“绿色科技”带来的实惠。目前,乌市在建的26个秸秆加工厂预计9月底正式完工,在各镇及园区将实现全覆盖。全部投产后,乌市将具备颗粒饲料燃料和黄贮生产能力各10万吨,秸秆转化产值将达到1.4亿元,乌市将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生态”效益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模式。(驻站记者 谭艳丽 通讯员 崔艳波)

编辑:聂琳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