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幸福路上 不落一人

——兴安盟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2015-09-14 08:31 兴安日报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谆谆嘱托,也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遵循。

王君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头等民生工程来抓,深入推进“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用好各种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帮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

为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兴安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把消除贫困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举全盟之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

加大力度抓扶贫开发、抓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上下齐心、干群合力,用最小的财政办好最大的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这是兴安盟委行署的坚强决心。全盟上下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采取非常力度、非常手段、非常举措,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使我盟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精准发力逐个“击破”

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十分关心兴安盟的贫困落后问题,王君书记强调,自治区对兴安盟的扶持政策不拿走,支持不变、力度不减。

这样的支持前所未有,这样的力度前所未有。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重要指示要求,兴安盟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借力片区扶贫攻坚、国务院扶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等相关政策,并积极借助国家部委、省级领导联系、厅局帮扶、鄂尔多斯援助等多方力量,以十个全覆盖”工程和产业扶贫为重要抓手,瞄准贫困对象重点施策,集中力量解决贫困问题,逐村逐户打歼灭战。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村拖全区的后腿,引领全盟各族群众与全国全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兴安盟一方面处理好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在增强扶贫合力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处理好扶贫与扶智的关系,在增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着力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落实“靶向扶贫”措施,高度聚焦贫困嘎查村的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特困户的生产生活,有效实施好精准扶贫项目。特别是在精准扶贫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功,变“面上掌握”为“逐户摸准”。2013年10月,兴安盟推广四查看、五评估、六到位的贫困户“四五六”识别法,万名干部走村入户找穷人,实现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严格的标准,缜密的步骤,找出了最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截至2014年底,我盟共识别确认贫困村396个、贫困户7.4万户、贫困人口28.56万,村村建档、家家立卡,并实行动态管理,兴安盟扶贫开发告别了底数不清、目标不准的“漫灌”扶贫,转而进入更加有的放矢、精准到户的“滴灌”扶贫新阶段。

诊治贫疾巧开“良方”

调子定了,措施是关键。

穷的现象、穷的原因可能相近,但治穷的办法必须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贫施策。如今,兴安大地,“三到村三到户”如火如荼,一起上手,共同发力,一村一策一规划,一户一法一项目,循经问病,聚焦点穴,力到病除。

包乌兰托雅是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浩特营子嘎查的贫困户,四口之家常年和母亲挤在几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得知镇里要移民安置贫困户,她第一个报了名。政府补贴后,她自掏腰包11.8万元就能有一座近100平方米的住宅房和800平方米的院落了。“你看,水、电都接好了,宽带、电话、电视的连接线都埋在地下了,这和城里的楼房不是一样嘛,多好呀!”谈起自家在移民安置区宽敞明亮的样板房,包乌兰托雅逢人就满心欢喜地“炫耀”。

包乌兰托雅家的巨大变迁是兴安盟实施生态移民的一个缩影。兴安盟在准确识别出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上,以劳力和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住房、健康、环境等因素,对致贫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到户到人。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既帮其需、助其急,又扶其所长的原则,围绕“定因、分类、施策”三个环节,逐村逐户制定了差异化、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拔穷根”。对有劳动能力、缺资金和技术的扶贫对象,实施产业政策扶持。通过小额贴息贷款、技能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适宜产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采取“输”的方式,实施就业政策扶持、借助“阳光工程”等有效载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了“突泉焊工”“扎旗建筑工”等扶贫劳务输出品牌。

加快实施生态移民“挪穷窝”。充分利用移民搬迁、生态移民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实施移民产业园区政策扶持,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落实多方救助措施“脱穷困”。对有劳动能力但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的,实施政策补贴扶持,并通过土地流转、大户带动等形式,不断提高贫困户收益。对因学致贫的采取奖贷补助政策和发动社会捐助。

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享清福”。制定出台了《兴安盟农村牧区无劳动能力特困户扶贫办法》,对“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纳入低保政策扶持,对鳏寡孤独的特贫户实行就近入驻互助幸福院。

扶贫项目“百花齐放”

扶贫攻坚,核心是收入攻坚。收入攻坚,核心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做到这一点,关键看项目,关键看符合一家一户实际的优势富民产业项目。

兴安盟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大力推进,在加强“输血式”帮扶、解决好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问题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扶贫等“造血式”帮扶上,围绕立地条件、发展基础和农民意愿,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肉羊、肉牛、肉鸡、林果等富民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特色经济和庭院经济,让每个贫困村都有支撑发展的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了致富项目。

项目是表,资金是里,有项目必须要有资金,否则,项目就成了空壳。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原则,整合县级扶贫、涉农涉牧、一事一议、厅局帮扶及各类社会资金,集中投向壮大集体经济等富民产业。稳步推进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物权收益保证贷款业务,成功探索了多户联保、大户担保的金融扶贫模式。两年整合扶贫资金20多亿元,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8.4亿元,帮助16.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

根据扶贫规划,逐村逐户落实产业项目和资金,通过“村民选、两委议、代表定、乡镇审、旗县批”五环节,严格实行“两审两评估”,做到资金跟着产业走、跟着项目走、跟着贫困户走,让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针对不同的贫困村、贫困户,成功探索大户、能人带动的“两转一带”产业扶贫模式,推广“繁殖母羊贫困户托养”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打造集中连片扶贫创业模式,实施政策扶持、金融扶助、园区带村、合作社带户的“双扶双带”园区扶贫模式,开创“居家生产、自主脱贫”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多种扶贫方式的创新,实现了产业与贫困户有机对接,从源头上破解了贫困难题。

上下联动激发“活力”

精准扶贫要取得实效,干部是基础,机制是保障,整合力量是关键。

兴安盟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整合帮扶资源上集中用力,不等不靠,借力发力,全面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性、质量和效益。   

压实责任体制。盟委、行署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抓实盟、旗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各级干部包户“四包责任”,完善了跟踪考核、督促检查和扶贫效果评估体系,有效推动了扶贫责任的落实。

夯实帮扶机制。按照每村1名包片领导、2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区盟旗三级共派出704个帮扶工作队、1748名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不脱贫不脱钩,对77个重点贫困村由区、盟、旗三级工作队共同帮扶。全盟1.44万名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联,做到了“村村有队伍、户户有干部”。

落实协调机制。兴安盟紧紧抓住国家部委、省级领导联系、厅局帮扶和鄂尔多斯援建等机遇,将帮扶工作与全盟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坚持从政策中找红利,从帮扶中谋机遇,在扶贫资源整合上聚力,主动向自治区领导和厅局单位沟通对接、汇报工作,搞好协调配合和服务,每个旗县和乡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为联络责任人,努力让帮扶成效实现最大化。两年来,自治区领导及厅局主要领导先后154次深入帮扶点指导扶贫工作,召开座谈会、帮扶现场会等20多场次,站高看远地帮助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培育产业、破解难题。2014年,自治区各帮扶厅局共投入帮扶资金17.1亿元,帮扶点贫困户人均收入达3197元,比2013年提高27.1%,4836户、1.58万人脱贫。

一个个脱贫良方促民增收,一件件富民政策落地生根,一个个扶贫项目开花结果,精准扶贫“红利”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百姓生活中,筑起了美丽兴安的幸福之路。

如今,在这片美丽和谐的土地上,百姓的幸福已写在脸上、淌入心里。

(本报记者 李佳佳)

(突泉)2014年,突泉县探索推广政策扶持、金融扶助、园区带村、合作社带户的“双扶双带”扶贫模式,带动82个贫困村集中建设扶贫羊舍8.2万平方米。图为曙光现代循环经济园区内肉羊扶贫产业园。高巍摄影 

2014年,突泉县探索推广政策扶持、金融扶助、园区带村、合作社带户的“双扶双带”扶贫模式,带动82个贫困村集中建设扶贫羊舍8.2万平方米。图为曙光现代循环经济园区内肉羊扶贫产业园。高巍摄影

(扎旗)危草房改造工程让农民喜搬新房 

危草房改造工程让农民喜搬新房

(前旗)良种场村幸福院工程全景

良种场村幸福院工程全景

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干净整洁的街巷

前旗巴拉格歹乡良种场村干净整洁的街巷

中旗新佳木苏木赛音温都热嘎查的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快乐玩耍 代金峰 摄

中旗新佳木苏木赛音温都热嘎查的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快乐玩耍 代金峰 摄

驻站记者殷淑娟 陈秀娟 摄

驻站记者殷淑娟 陈秀娟 摄

(突泉)赛银花现代农业园区订单西红柿集中上市,扶贫模式一户转移四户受益 李馥力摄影

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园区订单西红柿集中上市,扶贫模式一户转移四户受益 李馥力摄影

突泉县突泉镇城郊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高巍 摄

突泉县突泉镇城郊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高巍 摄

编辑:田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