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兴安在线 新闻频道 兴安新闻

帮扶大爱情暖兴安

——自治区省级领导、厅局企事业单位倾情帮扶兴安盟工作纪实

2015-09-14 08:21 兴安日报 李佳佳

这里,盛开着兴安父老的笑脸,

这里,见证着帮扶为民的情怀,

这里,正经历着一场崭新的山乡巨变。

初秋的清风,带着春的希望,夏的激情,结出了果实,收获了希望……

已经数不清是多少次了?他们来到兴安大地,种下一串串幸福的种子,只待慢慢发芽茁壮成长。

这是一群圆梦的人,这是一批对兴安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们肩负着一项共同的任务——联系帮扶兴安盟贫困旗县。

2006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组织全区137个厅局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137个贫困嘎查村;

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的重大决策;

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又加大了对兴安盟的帮扶力度,做出了组织106个厅局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38个乡镇苏木的106个贫困嘎查村的决定。这一举措,开启了兴安盟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篇章,助推了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进程;

2013年,王君书记在全区“两会”参加兴安盟代表团时强调,自治区对兴安盟的扶持政策不拿走、支持不变、力度不减。这样的支持前所未有,这样的力度前所未有;

2013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利用5年时间,由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采取“一对一”方式,联系兴安盟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自治区扶贫工作重点县;

2015年,在自治区“两会”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厅局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期限延长至2020年。这样的关怀和厚爱,成为兴安盟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强了、闯劲更盛了、干劲更足了,在全盟上下形成了团结、实干、争先的良好局面;

从此,一股股爱的激流在兴安大地上涌动,一阵阵爱的暖风在兴安大地上吹拂,自治区五位省级领导干部、各厅局企事业单位和兴安盟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在这里谱写。

省级领导——爱洒兴安帮扶情 

2013年的春天,注定在兴安大地发展的里程碑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年春天,一次深情凝眸,让兴安人民群情振奋、激情蓬勃!

这年春天,一次深度聚焦,让兴安人民精神昂扬、摩拳擦掌!

2013年3月2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了自治区省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方案》;2013年4月8日,王君主持召开推进重点工作动员大会,部署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有五位领导“一对一”联系兴安盟五个旗县市。要用五年的时间,努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贫困旗县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更好地保障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于是,一场情系兴安百姓、情洒兴安热土、情暖兴安民众的行动,饱含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自治区诞生之地的特殊感情,真真切切、蓬蓬勃勃地铺展开来——

32岁的包满达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自治区领导会踏进自家的茅草房。当这一刻真的来临了,当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温暖而有力的手主动与自己相握时,包满达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啊,幸福有时来得就是如此突然。

包满达的父亲叫包那森温都尔,是科右前旗德伯斯镇阿日林一合嘎查的农民,因为自己和妻子都有病,仅以种地维持生计,生活很困难。2013年5月20日,巴特尔主席来到他家中,问寒问暖,关心一家人的生产生活。领导与自己面对面,包那森温都尔和包满达都感觉屋里更暖了、心里更亮了,这日子也更有奔头儿了。

同年5月21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兴安盟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兴安盟、科右前旗领导和基层干部、部分农牧民代表发言后,巴特尔指出,下一步要把扶贫攻坚的重点放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上,坚持内力和外力相结合,努力变“输血”为“造血”,奋发有为地做好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巴特尔强调,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既是保护草原生态的要求,也是提高畜牧业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广专业合作社、联户经营、舍饲育肥等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实施种养结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感情上有温度,思路上才有高度。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部署之后,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便深入科右中旗进行调研。与基层干部促膝商谈脱贫致富的方法路径和具体措施,召开帮扶工作座谈会,详细了解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情况。同时,多次深入联系点,召集帮扶科右中旗的厅局级单位召开现场会,推动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乌兰说,开展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中旗要抓住自治区扶贫帮困的新机遇,按照“8337”发展思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始终围绕“农牧民彻底脱贫致富”这一根本目标,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定思路谋发展,其落脚点就是施惠于民、其基准点是问计于民。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鹏新深入到扎赉特旗最基层,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意愿,从“老百姓想让我们做什么”出发,指导扎旗茂力格尔嘎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育肥羊养殖,并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通过召开自治区帮扶扎赉特旗联席工作会,强调要坚决落实“十个全覆盖”,打好扎赉特旗扶贫攻坚战。李鹏新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贫困旗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关键,扎旗要认真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要站在东北地区、蒙东地区和兴安盟的层面来审视自己,高起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县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理清思路,才能描绘蓝图。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布小林多次率领发改委、财政厅、环保厅等部门负责人深入阿尔山市,就进一步做好省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及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展开调研。布小林说,要明确急需做什么以及长远发展需要做哪些基础性的工作,要科学论证、突出重点,使规划更具有可行性。阿尔山的重点就是旅游产业发展,国务院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做成战略性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认识,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在宣传、规划、设计、开发上进行全盘谋划。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充分体现草原文化、突出北方特色,明确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这一定位。

要想用药对症,少不得望闻问切;要想出实招、真招,更少不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忠多次到突泉县调研指导,在了解全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和措施。赵忠说,要准确判断扶贫开发的突破口,研究解决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如何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具体有效落实的问题。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要进村入户,将规划具体化,细化到村、到户。二是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如何着力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程度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建标准化、规模化的专业合作社,实现规范运转。

对于兴安盟,不仅是自治区五位省级领导联系关注,而是几乎每一位自治区领导、厅局领导都对兴安盟倾情支持。兴安大地上,不仅留下了领导的务实足迹,更留下了永驻老区人民心中的真情厚意。这份倾注、这份情谊、这份心血,带给兴安盟的不仅仅是推动改变和发展的力量,更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精神动力。

厅局帮扶——扶贫济困润民心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全区经济发展的“短板”。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足,是制约兴安盟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十分关心兴安盟的贫困落后问题。厅局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决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心和厚爱。各厅局企事业单位带着真情实意深入帮扶点,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办实事、解难题,铺设了一条通向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数据作证,自治区厅局企事业单位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帮扶例证,兴安盟的村民们真正实现了脱贫,开始赢得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不是浮光掠影的走走过场、不是到此一游的给钱给物了事。这些来自自治区的“亲戚”们,用完全不一样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兴安父老乡亲们的信任。于是,疑惑变成了真挚的情意、观望化作了埋头的苦干,兴安盟能有今天焕然一新的面貌,离不开乡亲们的勤劳,更得益于厅局企事业单位爱民的情感、创新的思路、质朴的作风、扎实的举措。

真情实意帮扶,身怀爱民之心。厅局帮扶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分管领导经常听取厅局帮扶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各厅局企事业单位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亲力亲为,同驻村工作队一道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出谋划策,真正把兴安盟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把贫困群众当自己的亲人。驻村帮扶队员克服了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困难,不顾路远颠簸、不惧风吹日晒、不管蚊虫叮咬,一心扑在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上,有的同志甚至几个月不回一趟家。

十年来,自治区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共深入帮扶点1831人次,派出驻村扶贫干部达5937人次。

真金白银投入,破解民生之困。在前后两轮帮扶工作中,各厅局企事业单位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积极筹措整合资金,着力加强贫困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土地整理项目2.6万亩,整修乡村道路1385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312公里,改造危草房5576户近30万平方米,新打饮水井1292眼,有效解决了道路不畅、饮水不洁、电力不通、居住不佳等问题。十年来,共为贫困户发放慰问金1283万元,发放米、面、油157万斤。

真抓实干落实,善谋脱贫之策。各厅局积极实施主导产业帮扶工程,确定了“农牧结合、以养为主、为养而种”等脱贫致富思路,因村制宜、因户而异,从“大水漫灌”转为“喷灌滴管”,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扶贫产业,筑牢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共扶持贫困嘎查村建设蔬菜大棚1082栋31.4万平方米,新打机电井3836眼、新建和改造水浇地43.8万亩,建设棚圈2912处27.1万平方米,购置牲畜9.7万个羊单位,造林8.6万亩。还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渠道广、资源多等自身优势,引进了蒙羊、蒙草、荷马糖业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真招硬功推进,筑牢发展之基。在抓好点上帮扶的同时,各厅局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上联国家部委的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延伸帮扶,帮助我盟加速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有机农产品、300万亩绿色农产品、80万亩特色种植业等示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千万只肉羊、百万头肉牛、百万亩水稻、百万亩特色经济林“四个一工程”进展顺利。蒙能2×34万千瓦热电联产、内蒙古矿业40亿立方米煤制气、科右中旗2×66万千瓦电厂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两伊铁路、锡乌铁路、乌白高速公路等跨区通道建成通车,文得根水库、绰勒水库下游灌区等水利枢纽获得国家批复,有效破解了制约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十年来,自治区厅局机关和全体驻村工作队员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点石成金的理念,激活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意识,盘活了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给兴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升了地区经济实力。十年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从122.2亿元增加到459.9亿元,翻了近两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1.4亿元增加到21.9亿元,翻了近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375元增加到6572元,是2005年的2.8倍。

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各厅局企事业单位针对“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帮助贫困地区修建校舍29处1.2万平方米,新建嘎查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159处2.5万平方米,资助贫困学生4282名,所有贫困村实现了广播电视“全覆盖”,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766元提高到2014年末的3195元。

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各厅局企事业单位不仅给贫困地区带来了资金和项目,还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活跃了农村牧区物流、人流、信息流。十年来,共培训农牧民11788人次,组织外出考察200多批次,组建专业合作社76个,开阔了农牧民眼界,提高了生产技能,增加了群众收入。通过培养产业示范户,让一大批有头脑、能致富的本土农民成为致富带头人,有的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不走的工作队”。

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被帮扶的贫困嘎查村都建成了方圆几十里内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令人羡慕的小康家园。

有一种爱,穿透阴霾、消除苦涩、送达温暖;

有一种爱,传递力量、凝聚信心、印证和谐;

有一种爱,绵绵不绝,没齿难忘,情暖一生。

对于兴安人来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自治区诞生之地的倾情联系、帮扶,就是这种爱!而这种爱,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兴安人的心中!(本报记者 李佳佳)

编辑:田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